第1505章 年 新帝登基(第1/4 页)
公元1505年,大明王朝迎来了新的气象,却也裹挟着诸多未知与变数。老皇帝驾崩的消息传遍了大江南北,举国上下皆沉浸在一片肃穆与哀伤之中。而随着新帝的登基,朝野内外都在揣测着这位年轻君主将会给这江山带来怎样的治理之策,朝堂之上,大臣们各个谨小慎微,新帝的每一道旨意、每一个举措都被细细琢磨,人人都盼着能在这新朝伊始找准自己的位置,为江山社稷效力,亦或是谋得一份安稳与荣耀。
据《明史》记载:“武宗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讳厚照,孝宗敬皇帝长子也。母孝康敬皇后。弘治五年,立为皇太子。十八年五月,孝宗崩。壬寅,即皇帝位。”新帝朱厚照就这样登上了那至高无上的皇位,他年少即位,带着年轻人的朝气与不羁,可百姓们却只关心,这新帝登基,会不会给他们这些黎民百姓带来些实实在在的恩赐,让日子能过得更顺遂些。
在这一年,北京城里,住着个叫赵福生的年轻小贩,生得中等身材,面容憨厚,透着一股老实巴交的劲儿。他性格随和,心地善良,就是偶尔有些胆小怕事,遇到事儿总是先想着息事宁人。福生平日里靠着在城中的集市上售卖些自家做的小物件为生,虽挣不了什么大钱,可也能勉强糊口,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初春的北京城,寒意还未完全褪去,街边的树木刚刚冒出些许嫩绿的新芽,仿佛在小心翼翼地试探着这新一年的温度。赵福生像往常一样,早早地挑着担子来到了集市,找了个还算显眼的位置,将担子上的物件一一摆开,有手工编织的草篮、小巧的木梳子,还有些用彩绳串起来的小玩意儿。
“福生啊,今儿个来得挺早呀,听说新帝登基了,你说会不会给咱降降赋税,或者发点啥恩赐呀。”旁边卖布的刘大哥一边整理着摊位上的布匹,一边和赵福生闲聊着。
赵福生挠挠头,咧嘴一笑,露出一口参差不齐的牙齿,回道:“刘大哥,我哪能知道呀,咱就盼着新帝是个仁慈的主,能想着咱老百姓的难处,给点好处就好了。”说罢,他又仔细地将那些小物件摆放得更整齐些,眼睛时不时地看向过往的行人,盼着能有人来光顾自己的生意。
这日,集市上的人比往日多了些,大家似乎都趁着这新帝登基的新鲜劲儿,出门凑凑热闹,顺便采买些东西。赵福生的生意也还算过得去,一上午下来,卖出去了好几样物件,心里正高兴着呢,却见一群官兵簇拥着一个骑着高头大马的官员从集市中间的大道上走过,那官员神情严肃,百姓们纷纷避让,一时间,集市上有些慌乱。
“这是哪位大人呀,瞧这阵仗,莫不是有啥重要的事儿?”赵福生小声地嘀咕着,心里有些好奇,又不敢靠得太近去瞧个究竟。
旁边一位老者摇了摇头,说道:“新帝登基,朝廷事儿多着呢,估计是哪位大人去办差吧,咱小老百姓,可别去招惹,离远点就对了。”
赵福生听了,赶忙点了点头,又退回自己的摊位前,继续做着生意。
到了晌午,赵福生正准备收摊回家吃午饭,却见几个身着锦袍的富家公子哥朝着集市走来,他们一路上嘻嘻哈哈,旁若无人,走到赵福生的摊位前,停了下来。
其中一个公子哥拿起一个草篮,看了看,不屑地说:“哟,这破篮子也拿来卖呀,做工这么粗糙,能装什么东西呀。”
赵福生一听,心里有些不舒服,可又不敢得罪这些公子哥,只能陪着笑脸说:“公子,这都是小的自己手工做的,虽然比不上那些精细的物件,可也结实耐用呢,平日里装点瓜果蔬菜啥的,挺方便的。”
那公子哥却冷哼一声,把草篮往地上一扔,说道:“就这还结实耐用呢,我看就是个次品,还卖这么贵,你这不是坑人嘛。”
赵福生赶忙捡起草篮,着急地说:“公子,我这价格已经很公道了呀,都是小本生意,挣不了几个钱的,您要是不喜欢,不买就是了,可别这么说呀。”
另一个公子哥见状,走上前来,推了赵福生一把,说道:“怎么,你还敢顶嘴了,知道我们是谁吗?在这北京城,还没有我们不敢做的事儿呢。”
赵福生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在地,他心里又气又怕,可又无可奈何,只能低着头,不敢吭声了。
就在这时,一位路过的书生模样的人看不下去了,走上前来,对那些公子哥说道:“几位公子,这就是你们的不对了,人家做个小本生意也不容易,你们不买也就罢了,何必这般刁难呢,有失身份呀。”
那几个公子哥一听,瞪了书生一眼,说道:“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