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名捕候名捕(第3/4 页)
上,望着天边夕阳,守着屋内呼呼大睡的女子。
——
已近天黑,一云一地蹒跚回了寺,一地恢复意识,体内煞气却始终沸腾,这是一秀故意为之,既要他适应煞气,也要他压制煞气,是难得的修心法门。一云却仍旧神识混沌,由一地搀扶回来,受伤不轻,咳血不少。
住持为二人把脉,道:“无大碍,睡一觉便可。”
徐大发翘首以盼,见了两位小师兄回山,那一秀师兄为何还不回来?
众人均等得不耐烦,住持笑呵呵,“莫急莫急,我喊他一声。”
众人纳闷,一秀又非在门口,喊一声听得见?
然后住持喊一嗓子,顿时有地动山摇之感,这是他故意所为,要叫一班小伙子瞧瞧,休看老僧貌不惊人,那是有真本事的。
果然就唬住了扛把子们,一个个捂耳,面目痛苦,徐大发急道:“师父,快快收了神通!”
住持擦擦口水,双手拢袖,众人见一秀自门外缓步行来,不禁大开眼界,住持这老小子嗓门可以啊。
愈发坚定了拜师决心。
住持讲与众人听拜师事宜,倒也简单,便是熟悉师门,师父就一个,叫无胜,可是佛门旁支甚多,师兄亦多,要认个全。住持说,不要怕麻烦,日后真的有了麻烦,放眼天底下,去哪都能遇见师兄,自可为你解决麻烦。
一行人穿过大殿,绕行罗汉堂,来到个小草屋,占地不大,就是简陋,推门尚有簌簌灰尘落下,不知有多久未开启了。
进了屋,别有洞天,几案数列,分别奉有书简,简上皆为佛经,是多个时代前燃灯大佛所书,以佛门泰斗素心亭为首的佛门,亦不曾收藏有这般重要典籍。
前方墙壁挂着幕布,一秀代住持揭幕,露出墙上一列列名牌来,扛把子们多不识字,但识数,一一数来,足有数千,不禁又掉了一地下巴。
一秀请一地扶持一云上前,分列名牌前,住持介绍道:“我呢,别的不懂,只懂念经说禅。多年游历四方,遇见年轻人,懂得向佛,有良善之心,深觉可造,遂收其为徒,不知不觉,你们瞧瞧,这么多!”
瘦竹竿不满道:“咱们原以为就三位师兄,怎的窜出来这么许多?”
住持笑道:“师门兴盛啊,你瞧瞧,出门在外,最需要的就是朋友,所谓朋友多路就多,现今这些人不但是你们朋友,更是亲如一家的师兄,要他们帮忙,安敢不出手?”
徐大发道:“咱们觉得这镇子就已够大,不谈从前四处打架,单说往后跟随师父学了佛,读了书,也想造福乡里,不想出去瞎逛。”
住持道:“心胸够了,但眼界未够,当下不谈未来事,来,作个揖,就算见过了师兄们。尤其要为你们介绍的,是我的三弟子,他叫一秀,你们都已经认识,一云与一地是我的大弟子,别看年纪不大,辈分可高,平日里见了面,嬉笑打闹可以,但不许没有规矩。”
徐大发纳闷道:“一云是大师兄,我们勉强理解,因为一秀入门晚嘛,可为啥一地也是大师兄?莫非他们两个还是同一人不成?”
住持道:“他二人为同胞兄弟,不过是一个早出娘胎,另一个晚了半刻,哎呦你瞧瞧,两人便争得不可开交,为了公平,就都算大师兄。”
大家一听,觉得有理,便不做他想。
拜师仪式,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众人其乐融融,唯独少了个人。
少了一位徐大发也不得不捏着鼻子喊一声师兄的宋来。
今日清早,宋来就接受住持任务,前往猫子镇请一位客人前来迦持院,如今已在返程途中。
灰发青年秦燕雏赶着马车,摇头晃脑,好似睡着,实则在思虑事情,宋来坐于身侧,捧着拳谱,看得入迷。
马车遇见坑洼,一阵颠簸,晃醒了秦燕雏,扭头一看,笑道:“你这拳谱看了半天,还没看完?”
宋来白他一眼,看外行的眼神看他,“你懂什么,我师父说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拳谱也是这样,我在车上不能练拳,可是一直看一直看,就能明白其中玄机,说不定练起来就快了许多。”
秦燕雏细思,不觉点头,“有点道理,不但是你,就连你的师父也是个妙人。”
“啥鸟人,你好好说话。”
秦燕雏大笑,腹中忽打起了鼓,显然是饿了,转而询问宋来,“还有多久才到镇子?”
宋来道:“我走着来请你,就走了半天,现在你赶车比我走起来还要慢,估摸要天黑才能回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