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灾荒应对,理念碰撞(第2/4 页)
粮食吃,不至于挨饿。我们先度过眼前的难关,日后再慢慢寻找更好的办法,您说是不是?”老农听了她的话,连连点头,眼中满是感激与信任。
林悠然深知,在救灾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乃是重中之重,绝不可因一时之需而忽视了长远的利益。她深知过度开垦荒地会导致水土流失,从而进一步加剧灾荒的危害。因此,她果断下令,禁止百姓们进行过度的开垦行为,并组织百姓们在荒地和山坡上种植一些耐旱的树木和植被。她亲自向百姓们讲解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说道:“我们不能仅仅着眼于眼前的利益,而要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着想。只有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让山川河流保持生机与活力,我们的生活才能越来越好,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在她的倡导和带领下,百姓们纷纷响应,积极参与到植树造林的行动中来,为保护家园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保障百姓基本权益方面,林悠然展现出了坚定的决心和果断的手段。她深知,灾荒时期,一些不法商人往往会趁机哄抬物价、囤积居奇,严重损害百姓的利益,扰乱社会的稳定。为了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她迅速设立了举报制度,鼓励百姓们积极揭发不法商人的恶行。一旦接到举报,她便立即派遣官员进行调查核实,对于那些违法者,绝不姑息迁就,一律进行严厉的惩处。她的这一举措,有力地打击了不法商人的嚣张气焰,稳定了物价,保障了百姓的基本生活需求,让百姓们在艰难的灾荒时期感受到了公平与正义的力量。
而在国界的另一边,萧禹所采取的强制手段,虽然在最初阶段在一定程度上迫使百姓们开始行动起来进行抗旱救灾,但这种方式却如同在百姓们心中埋下了一颗颗不满的种子,随着时间的推移,抵触情绪日益增长。“我们已经拼尽全力地在抗旱了,可是家里的粮食都快见底了,还要被惩罚,这日子简直没法过了!”一位百姓满脸愁容地抱怨道。萧禹并非没有看到百姓们的辛苦与艰难,但在他的心中,始终认为只有通过强硬的手段,才能让救灾工作更加高效、有序地进行。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国内的掌控,他对那些敢于反对他的势力进行了更加严厉的打压。许多直言进谏的大臣被他关进了监狱,一时间,朝堂之上人人自危,噤若寒蝉。“在这国难当头的关键时刻,任何人都不得动摇我的统治根基,所有人都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我的命令!”萧禹在朝堂上声嘶力竭地大声吼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和冷酷。
然而,随着灾荒的持续蔓延,萧禹也逐渐察觉到了一些问题的严重性。他发现,百姓们虽然表面上看似在按照他的命令行事,但实际上,他们的积极性并没有真正被调动起来。许多人只是在敷衍了事,并没有真正用心去思考和实施有效的救灾措施。而且,由于他的高压政策,使得一些原本有才能、有见识的人也不敢站出来提出更好的救灾建议,生怕一不小心就触怒了这位暴君。
与此同时,林悠然所推行的一系列救灾举措,在国内取得了显着的成效。百姓们的生活逐渐得到了改善,粮食产量也开始稳步回升,生态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修复和保护。她的行为和理念赢得了越来越多百姓的认可和支持,百姓们对她的爱戴之情溢于言表。“陛下真是我们的好皇帝啊!如果没有陛下的英明领导和悉心关怀,我们真不知道该如何熬过这个艰难的时期。”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满含热泪地感激说道。
林悠然的这些成功的救灾举措和理念,也通过各种渠道逐渐传到了萧禹的耳中。他开始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救灾策略,心中不禁产生了一丝疑虑:“难道我真的做错了?也许我真的应该借鉴一下林悠然的方法,不能再一味地依靠强制手段了。”
于是,萧禹暗中派遣了一些心腹之人,乔装打扮后潜入林悠然的国家,秘密观察她的救灾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学习她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同时,他也开始尝试着调整自己的策略,适当地减轻了对百姓的惩罚力度,并且破天荒地鼓励大臣们和百姓们积极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共同商讨应对灾荒的良策。“你们都听好了,如今灾荒肆虐,国家危在旦夕。如果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应对这场灾荒,尽管大胆地提出来。只要是切实可行、对国家有益的建议,我都会毫不犹豫地采纳。”萧禹对着朝堂下的大臣们和前来请愿的百姓们说道,他的语气虽然依旧强硬,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无奈和妥协。
而林悠然这边,也通过眼线得知了萧禹在暗中观察她的举动。她心中明白,萧禹此举很可能是在寻找机会扭转局势,重新占据上风。但她并没有因此而感到丝毫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