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燕王进京惊二傻(第1/2 页)
“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这简短的一句话,也暴露了朱元璋对于死后之事的忧虑,显然在这位大帝心中,是不放心的。
这句话的用意再明显不过:“朕若驾崩,尔等藩王务必留守封地,不得进京奔丧,朕心有不安。”
所以朱元璋的心中,也是十分相信老朱家这些藩王们的,他认为这些藩王是维系老朱家统治的基本盘。
所以在朱元璋驾崩之后,年轻的朱允炆毅然决然地执行了这一遗嘱。
然而,这份遗嘱的适用对象却只有一个——朱棣。
其他的藩王们,无论是出于真心还是假意,都纷纷哭着进了京师,唯独朱棣被拦在了门外。
朱允炆的这种差别对待,无疑是对朱棣的忌惮和打压。
在那个礼教森严、孝道至上的时代,这种区别对待无疑是对朱棣名誉的严重打击。
朱棣作为一代雄主,自然不甘心受此屈辱。他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烧,决心要为自己正名,为自己争取应有的尊严和地位。
于是,朱棣开始了他的反击之路。他接到消息后,立刻骑乘快马,日夜兼程向南疾驰。
当他抵达淮安时,却被无情地拦下,他只能就开始痛苦不已,几近昏厥,但仍苦苦哀求能够进京奔丧的表演。
然而,他的请求最终还是被拒绝,无奈之下,他只好让三个儿子代父尽孝,以此表达自己对父亲的孝心和对皇室的忠诚。
从接招奔丧,到淮安被拦下,朱棣就明白他的这位好侄儿,对自己的态度了。
但是他清楚的知道,在这个时代,一个失去了孝道名声的人,是受到鄙视的。
所以这一系列的操作,不仅让朱棣在天下人面前展现出了自己的孝心和委屈,更让朱允炆的所作所为显得如此不堪。
朱棣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他并非不孝之人,而是被朱允炆的无情打压所迫。他的名声因此得到了挽回,同时也为日后的反击埋下了伏笔。
朱允炆的这波骚操作,可谓是尽显其狭隘的格局。
作为一国之君,他本应胸怀天下、包容万物,然而他却因忌惮朱棣而做出了如此不堪的举动。
他的心胸之狭窄、气度之短小,可见一斑。
而朱棣则不同,他胸怀壮志、气吞山河,他深知皇者之胸襟应上启天、下括地,囊括寰宇、天下存乎一心。
他不会被眼前的困境所束缚,更不会因朱允炆的打压而屈服。
从朱允炆这一系列的事情表现来看,他已经认清现实了,这位新皇显然没有容人之能的。
所以他决心要打破这束缚,为自己、为家人争取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朱棣的千里奔丧破局之举,不仅让天下人看到了朱允炆的狭隘格局,成功的迈出了自我救赎的第一步。
想到这里的朱允炆,对于曾经的朱允炆几乎白痴的操作,现在的朱允炆也表示无语问苍天。
他痛其不争、哀其可怜,深知自己曾经的错误给大明带来了多大的灾难。
他长于妇人之手、成于深宫之处,缺乏足够的政治智慧和决断力。
而后又被一帮腐儒忽悠得找不着北,导致国事仰于二人、国策靠臆想、施政靠祖宗、打仗靠名声,这样的朝廷,焉能不败?
看着坐在龙椅上发呆的朱棣,黄子澄带着一丝的紧迫感,不得不硬着头皮出声道:
“陛下,此时召燕王入京,岂不是朝令夕改,前后矛盾,有损国朝威严,于陛下天威有损啊”黄子澄忧心忡忡地劝解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急迫。
朱允炆微微蹙眉,似乎也在考虑这其中的利弊得失。
他叹息一声,缓缓说道:“前令颁发,固然是遵照太祖遗诏行事,但当时诸王尚未入京,情况有所不同。
如今诸王皆已抵达京师,唯独燕王在外,若是不召其入京,只怕会引来天下人的非议。
再者,仁孝礼仪乃是国朝之根本,燕王作为诸王之长,理应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虽然此举可能会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但朕相信,天下人会理解朝廷的苦心,或许还会因此传颂一段佳话。”
齐泰在一旁听得直皱眉头,他深知燕王的威望和在军中的影响力,不禁担心起来。
他一脸焦急地说道:“陛下,万不可心怀仁慈啊!燕王多次征战漠北,军中威望极高,许多勋贵都与他交情匪浅。
若是让他回京,难保不会让京师人心浮动,引发祸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