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执竿入城(截竿入城)(第1/3 页)
执竿入城
文言文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选自【笑林(三国魏)】
中文名
执竿入城
外文名
holdthe rod to thecity
拼音
zhi gān ru chéng
注音
ㄓˊ ㄍㄢ ㄖㄨˋ ㄔㄥˊ
出处
【笑林(三国魏)】
执竿入城原文字词注释作者简介ta说参考资料
执竿入城原文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1
选自【笑林(三国魏)】
执竿入城译文
在鲁国,有一个人手持一根长长的竿子,准备进入城门。这根竿子长度惊人,远远超过了城门的高度和宽度。
一开始,这个人尝试着将竿子竖立起来拿进城门,但由于竿子过高,直接顶到了城门上方,根本无法通过。随后,他又灵机一动,把竿子横着拿,心想这样或许就能顺利进去了。然而事与愿违,尽管竿子变成了横向,但依然因为过宽而卡在了城门口,进退不得。
此时的他焦急万分,站在原地苦思冥想,却怎么也想不到一个能够让自己带着竿子成功进城的好办法。就在这人感到束手无策、几乎要绝望的时候,忽然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慢悠悠地走到了城门前。这位老人看上去颇有阅历,他上下打量了一番眼前这个被长竿难住的人,然后不紧不慢地开口说道:“年轻人啊,我可不是什么圣贤之人,但毕竟活了这么多年,见过的事儿也算不少啦。依我看呐,你为何不干脆用一把锯子,把这根长竿从中间截断,然后再带进城门去呢?”
听了老人这番话,那个原本已经焦头烂额的鲁国人顿时觉得好像找到了救命稻草一般。他来不及多想,赶忙按照老人所说的方法找来了一把锯子,毫不犹豫地对着那根长竿就开始动手锯了起来。只听见一阵“嘎吱嘎吱”的声音响起,没过多久,那根原本长长的竿子就被截成了两段。
最后,这个鲁国人终于心满意足地拿着被截断的竿子走进了城门,还不忘回过头来向那位给他出主意的老人道谢。只是不知道,当他事后回想起来今天发生的这件事时,会不会意识到自己其实做了一件多么愚蠢的决定呢……
执竿入城启示
“执长竿入城门者”:做事死板,不会思考,不懂变通。
“老人”:自作聪明,好为人师。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点【寓意】:
这看似只是一则令人捧腹大笑的普通笑话罢了,然而当我们深入思考其中所蕴含的深意时便会发现,它实则向人们传递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生哲理——那就是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保持思维的灵活性,切不可陷入片面和固执的泥沼之中,更不能对事物的变化熟视无睹、不知变通。
在寻求灵活变通的时候,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必须与最终期望达成的目标相互匹配、相得益彰才行。实际上呢,这位年轻小伙子完全用不着截断手中的竹竿呀,他大可以将这长长的竿子平放在地上,然后拖着它轻轻松松就能够进入城中了。
伴随着语文老师那轻柔温和且极具耐心的讲解声,我的眼前仿佛徐徐展开了一幅生动鲜活的画卷——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座充满古朴韵味、散发着岁月沧桑气息的城楼大门。此时此刻,城门口人头攒动、熙熙攘攘,挤满了一个个满心期待想要快点儿进城去的人们。然而,就在这支长长的队伍前面,有一个眉清目秀的年轻人正站在那里愁容满面、束手无策。原来啊,他此刻正被自己手里拿着的那根长长的竹竿给难住了:这么长的一根竿子,到底该怎样才能顺利地带进城里头去呢?经一老者提醒他截竿而入。
此事传出去后,众人皆笑这二人愚笨。数日后,城中举办智者大会,悬赏千两黄金求能解决难题之人。那执竿者与老者听闻,竟一同前来参赛。众人见状,更是哄堂大笑。
主持者出题,若遇窄巷,马车宽大不能过,当如何?执竿者抢先道:“可拆车而过。”众人皆惊。老者也不甘示弱,说道:“可抬车越墙而过。”众人笑得更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