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科学研讨会(第1/2 页)
不多时,飞机已经飞回研究中心上空盘旋等待降落。
王海洋从舷窗望出去,下面数不清的工程机具正在围着纳米部长生阁等地方施工,远处的桥梁也已经重新架起了几个铁桥墩。
这时王建国正对王海洋说着什么,因为飞机巨大的噪音他根本听不清,只能本能的点点头。
直升飞机逐渐降低高度,螺旋桨带起一阵狂风,将地面上积累的灰尘和石子卷向四周,就像一场迷你风暴在工地上爆发。尘土飞扬,形成一道风沙屏障,将周围的建筑物和工地机械隐没在烟尘之中。王海洋眯起眼睛走出飞机,隐约看到几名全副武装的人员站在工地边缘,帽檐被风吹得向后扬起,紧紧地护住头盔。
“王厅长,辛苦了,工作组已经都在等候了。”一个中年人模样的武装人员对王建国说。看他的级别应该是现场武装人员的负责人。
“刘组长,我们不辛苦,还要感谢你们的付出,对了项目重建怎么样了?”王建国和王海洋随着一行人往研究园区深处走去。
“已经达到使用条件,后面这些附属工程也会很快建好,完全是按照战时生产标准,所有材料都是优先供应。”刘组长一路不停介绍。
“怎么还战时状态了?”王海洋一脸不解。
“现在就是战争状态,科技研究不出来,没有突破就是只能被打。”王建国严厉地说道。
一行人沿着道路前行,周围的景象让王海洋感到一股异样的压抑。宽阔的河流从远处绕过,园区与城市隔绝在这一片绿意和水波之间。河边的一座桥梁正在重新搭建,钢架结构的桥墩支撑在河水中,工人们忙碌地穿梭在其间。
走到园区深处,王海洋远远就看到了那座正在重建的长生阁。原本充满道教色彩的建筑现在只剩下残破的框架,几台起重机正吊起巨大的金属材料,将它们一点点拼装回原来的位置。尘土在空中弥漫,工地的机器不断发出轰隆隆的声音,几名头戴安全帽的工人正在指挥着施工进度,周围还有一些身着研究院制服的工作人员在核对施工图纸。
到了纳米部的大门,周围的工地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重建工作,钢筋和混凝土的味道混合在空气中。
几名全副武装的人员守卫在纳米部的入口处,目光警惕地扫视四周。当他们看到王建国等人时,纷纷敬礼,然后打开了大门,迎接他们进入纳米部。
进入大厅后一切都和上次来的时候一样,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前台已经不再有人值守。
“王厅长,王海洋你们可算是到了,赶快去会议室吧,大家都等着的。”一个穿着领导人经典黑色夹克的人从大厅里迎了出来。
“李司长,真是麻烦你了,没想到你也在现场。”王建国回答的时候显得很恭敬,王海洋可以猜到这人的级别应该比父亲大多了。
一行人匆匆走进了会议室,映入眼帘的是齐刷刷的人头,这个地方说是会议室,实际面积都快赶上刚刚进门的大厅了。布局是标准的的中国官方会议风格:前方是宽大的主席台,摆放着数张桌子,桌上整齐排列着麦克风和文件夹,背后挂着庄重的背景布,上面写的科技创新,引领未来,炼虚计划,铸就辉煌。,前面还有党徽或国家标志。下面是一排排整齐的座椅,划分成几块区域,参加会议的人们按级别依次排列。靠近主席台的前几排坐的是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后面则是不同层级的工作人员。整个会议室显得庄严肃穆,气氛中弥漫着一种压抑而严肃的正式感。
王建国坐在第一排负责材料供应的区域,王海洋被安排在专家组区域。但他目光却不由自主地扫视四周。虽然名为“天道会”分支,但如今的一切却与他想象中的邪教活动截然不同。每个研究员的脸上都带着一丝专注,仿佛这是一场纯粹的学术讨论。
会议开始后,几位负责人轮流发言,重点谈论了当前炼虚计划的各项科研进展与面临的挑战。王海洋注意到,会议的气氛严肃而紧张,甚至有些热烈。一位负责生物材料研究的资深学者发言了,他展示了一份关于“合成生物材料在人体组织修复中的应用”的报告:“我们已经开发出一种与人体细胞相容性极高的生物支架材料,这种材料不仅可以促进组织的自然再生,还能够为纳米机器人提供理想的操作平台。对于复杂的组织结构,尤其是神经网络的修复,这种支架能够提供稳定的微环境,确保纳米机器人在修复过程中不受干扰。”
王海洋目不转睛地看着投影屏幕上展示的各种生物材料图样,感觉置身于一场先进科技的盛宴中。那些生物支架的精细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