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从上山到上朝 > 第二百六十八章

第二百六十八章(第1/2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从霸主尼多王开始傲视群雄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三国如烟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戏说嬴政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铁道:此生只为知更鸟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崩铁:是藏剑不是魔阴身情牵盛世恋歌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三国:从佃农开始横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

天气 天气渐凉 心情 戴寿宁终于有太子的样子了

太子举荐一贤士,

出任御史入仕途。

敬之汇报占姜事,

杨家庶子有异动。

今日的御书房内,檀香袅袅,柔和的光线透过窗棂洒在古朴的书案上。我正伏案批阅奏章,眉头微蹙,神色专注。

这时,门外传来太监尖细的声音:“太子殿下觐见!”

我微微抬了抬头,“进来吧。”

太子戴寿宁身着一袭华服,步伐沉稳地走进御书房,在我面前恭敬地行了大礼:“儿臣叩见父皇,愿父皇龙体安康,圣寿无疆。”

我放下手中的朱笔,微微颔首,“起来吧,寿宁啊,这段时间你与两位丞相配合的很好,各项事务也进行的很顺利。今日前来,所为何事啊?”

戴寿宁起身,脸上带着谦逊的微笑,说道:“父皇,儿臣今日前来,是想向您举荐一位贤才。此人名叫陈伟,乃是招贤馆中的杰出学子。”

我来了兴致,挑眉问道:“哦?招贤馆的贤士?说来听听,他有何过人之处?”

我之所以来了兴致,是这个叫陈伟的也被刘文海提起过,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参加那次策论阐述。

戴寿宁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娓娓道来:“陈伟此人,饱读诗书,博古通今。于经史子集,皆有深刻见解;论治国安邦之策,亦能侃侃而谈。儿臣曾与他多次交流,其才学、见识,实乃同辈中的佼佼者。”

我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儿臣记得,有一次谈及民生疾苦,他提出应减轻赋税,鼓励农桑,兴修水利,以解百姓之困。其分析鞭辟入里,切中时弊。而且,他为人正直,刚正不阿,疾恶如仇,若能为朝廷所用,必能成为陛下治理国家的得力助手。”戴寿宁言辞恳切,神情专注。

我沉思片刻,道:“如此人才,朕倒想见上一见。这就宣他进宫吧。”

不多时,陈伟被引入御书房。他身着一袭青衫,气质儒雅,虽面对我这位皇帝,却毫无惧色,从容地行了大礼:“草民陈伟,拜见陛下,拜见太子殿下。”

我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开口问道:“听闻你颇有才学,朕倒要考考你。历朝历代都有党争,对于党争你有何良策可解?”

我的这话让戴寿宁的脸色稍稍了黑了一下,看来戴寿宁是以为我在借党争的事情在敲打他。

陈伟微微思索,朗声道:“陛下,党争之害,犹如毒瘤,侵蚀朝堂。臣以为,陛下应明察秋毫,对结党营私、排除异己之人严惩不贷;同时,广开言路,鼓励群臣直言进谏,以公心论事,而非以党派之分。再者,选拔官员应注重德才兼备,任人唯贤,如此方能正本清源,消除党争之患。”

我微微点头,又问:“那你对边防之事有何看法?”

陈伟神色严肃,说道:“陛下,边防乃国之屏障,不可不重视。如今边疆时有侵扰,臣以为应加强边防建设,增派兵力,修缮防御工事;同时,发展边疆贸易,促进民族融合,以恩威并施之策,保边疆之安宁。此外,还应注重情报收集,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听了陈伟的这番话后,我眼中不自主的流露出赞赏之色,转头看向太子戴寿宁,微微颔首。戴寿宁的脸色也稍微的缓和了一些。

“陈伟,朕观你才学出众,见识不凡,且为人正直。朕今任命你为御史,望你能恪尽职守,监察百官,为朝廷分忧,为百姓谋福。”我威严地说道。

陈伟激动不已,连忙跪地谢恩:“谢陛下隆恩!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重托!”

太子戴寿宁也露出欣慰的笑容。

陈伟退下后,我看向戴寿宁语气温和的说道“寿昶最近也很少来宫中看望你们母亲了,你知道他在干什么吗?”

“儿臣近来都忙于朝政,也有很久没有见到二弟了。”戴寿宁给我递来了一杯茶水。

“能有眼光发现陈伟这样的人才,说明你长进了。之前的叛乱里,朕知道你是受了委屈的。但是你是太子,有些委屈就应该你来承担。就像我是皇帝,有些责任是推不掉的。你懂?”我眼神温柔,语气依旧温和。

戴寿宁似乎是好久没看到过我这样的温和的眼神了,他没有回话,只是点了点头,我看到了他一直压在心里的那块石头终于放下来了,父子之间的隔阂也在慢慢的消退。

“走,陪父皇去走走,叫上你母亲。”我拍了拍戴寿宁的肩膀走出了御书房的大门,向御花园的瀚

目录
穿越清朝当咸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