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从上山到上朝 > 第二百六十四章

第二百六十四章(第1/3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从霸主尼多王开始傲视群雄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三国如烟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戏说嬴政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铁道:此生只为知更鸟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崩铁:是藏剑不是魔阴身情牵盛世恋歌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三国:从佃农开始横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

天气 晴天 太阳正好 心情 难得心情很愉悦

佛教大兴政局稳,

吐蕃遣使来示好。

来人尽是一僧侣,

佛堂一见天机显。

今日我趁着有些闲暇一大早就只带了高峰出宫微服私访去了。

晨曦初露,城内钟声悠扬,悠悠扬扬地从天龙寺的金顶传出,唤醒了沉睡的百姓。大街小巷,青石板路被岁月打磨得光滑,早起的人们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集市上,热闹非凡,摊位鳞次栉比,摆满了琳琅满目的货物,有精美的木雕、色彩斑斓的扎染布、新鲜的蔬果,还有来自各地的香料与茶叶。商贩们热情地吆喝着,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处处洋溢着生活的烟火气。

走出王都来到乡间,农民们在肥沃的土地上辛勤耕耘,水牛拉着犁铧,翻起层层泥土。

远处的洱海,波光粼粼,渔民们撑着小船,撒下渔网,收获着满满的希望。湖畔的村庄里,白墙青瓦错落有致,孩童们在街巷中嬉笑玩耍,老人们坐在门口,悠闲地晒着太阳,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自从我决定用传播佛教来促进各族和谐共处后,寺庙遍布大理国的每一寸土地,香火鼎盛。善男信女们虔诚地跪在佛像前,双手合十,祈求平安幸福。

僧人们身披袈裟,在经堂里诵经祈福,声音低沉而庄重,仿佛在诉说着佛法的慈悲与智慧。佛教的教义深入人心,人们以慈悲为怀,相互关爱,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社会秩序井。

这一次的微服私访让我坚定了自己定下的治国方针,我也相信在我的治理下这样国泰民安的祥和景象会一直延续下去,大理国将会是真正的人间乐土。

而就在我回宫的路上,我遇到了吐蕃使团正在王都城外休息,看样子是准备在天黑前进城了。

我这才想起来,前几日刘文海上奏说吐蕃这次会派遣使者来我王都,只是没有说明来意。

我出于好奇便与高峰驱马入城,登上城墙,在城墙上好好的看看这吐蕃来的使团。

阳光暖暖地洒在城墙上,吐蕃使团的营地就在王都外的一片开阔草地上,白色的帐篷整齐排列,好似雪山下的羊群。

营地四周,牦牛悠闲地踱步,它们身形健硕,毛发浓密,偶尔甩动尾巴,驱赶着蚊蝇。帐篷上,彩色的经幡随风飘动,发出簌簌声响,为这片异域营帐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营地中央,有个宽敞的帐篷,里面摆放着精美的藏毯和矮桌。使团首领正坐在主位上,他身着华丽的藏袍,领口和袖口绣着繁复的花纹,腰间挂着一把镶嵌宝石的佩刀,神色沉稳。

身旁,几名吐蕃官员正围坐在一起,低声商讨着与大理国的外交事宜,他们时而皱眉,时而点头,手中的羊皮卷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藏文。

帐篷外,吐蕃武士们身姿挺拔,身着厚重的铠甲,手持长枪,目光警惕地注视着四周。他们的脸上带着高原特有的黝黑,眼神中透着坚毅与果敢。

营地的角落,几个伙夫正忙碌着,巨大的铜锅里煮着酥油茶,热气腾腾,茶香四溢。不远处,还有几匹矫健的藏马,它们毛色光亮,马蹄刨地,发出阵阵嘶鸣,似乎随时准备踏上征程。

在营地与王都的交界处,大理国的士兵和吐蕃武士相互对视,虽语言不通,但都保持着礼貌与尊重。偶尔有大理百姓好奇地张望,孩子们眼中满是新奇,大人们则交头接耳,谈论着这些来自远方的神秘客人。

“陛下,臣以前也接触过吐蕃的使团。臣感觉这次吐蕃的使团有些不一样。您看那位坐在主位的首领,似乎很关心他身后的帐篷啊,帐篷里还有人?”高峰一边说,一边指着城外的吐蕃使团。

我看着原本还在与使团对接的人已经开始回城了,便看向高峰说道“那你去问问呗。”

高峰领命,几步便消失在我的视野中。

我也看着吐蕃使团的主帐,我也隐隐的感觉主帐里有很重要的东西,这个东西似乎还能牵动我的心神。

没有多久高峰便回到了我的身侧。

“陛下,刘丞相派去接洽的官员与吐蕃使者聊的很顺利,使团明日才会进城。只是有一点很奇怪,吐蕃使者听说陛下为淑妃在宫内修建了一座佛堂,使者想在佛堂与陛下相见。”高峰说完后便默默的站在我身旁继续警戒着。

我拍了拍城墙的垛口,心想难道这个使者是曲珍的亲戚吗?

翌日早朝后,我应约来到了淑妃曲珍公主的佛堂。

佛堂内,檀香袅

目录
穿越清朝当咸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