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硕垒的援军(第2/3 页)
征服的喜悦。
阿海、巴布的大军翻过了大兴安岭,望着宽阔无边的嫩江平原,不由感慨 长生天终于在呵护车臣汗国,这样辽阔的草原必是兴邦之地。
……
于刚立焦急万分,从白杨木镇出发,带领着全部的部队、几乎全部的装备一路急行。霹雳支队全员180人、利库德支队全员120人,近卫支队一百人,炮兵队50人带北明所有的家伙,后装线膛炮一门、后装滑膛炮两门、迫击炮五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沿松花江向上游出发,不久就遇到了那几匹累死的蒙古马,就是复州女子支队信使跑死的马,并在马腹里发现了一个奄奄一息的蒙古族女战士。
留下两个人,点燃篝火,紧急抢救,部队并不耽搁,于刚立清楚,近卫支队的80人一门炮,如果遇到一千人还是可以一战的,如果遇到两千人,或是更多的的敌人,那就比较危险了。
于刚立终于沿嫩江来到了白银村,眼前一片悲惨的景象,死去的战士、矿工不但被割去了头颅,还被剥光了衣服,矿坑已经炸毁,所有的木刻楞也都被点燃……
收集、整理这些战士、矿工的遗体,没有发现谭启明的,也没有发现复州女子支队战士的,而信使是复州女子支队的,那么谭启明就一定与复州女子支队在一起。
于刚立、鱼塔、青山塔、骆驼塔几个人商量对策。
几个索伦人都是索伦人的思维,索伦人遇到危险就是向更远的森林里逃,白银村向西一天的路就是大兴安岭,向北一天的路就是小兴安岭,向东、向南都是平原。
鱼塔说,如果谭启明元老从这里突围,应该向小兴安岭撤退。
于刚立说应该向白杨木镇撤退才对,可是为什么没有向白杨木镇撤退?
风雪掩盖了大地上的一切,根本找不到人马行动的痕迹……
部队暂时在白银村驻扎,骑兵向几个方向侦查。
于刚立在焦急的思考,女子支队的机动能力非常强,每一个战士都有战马、驯鹿,撤退、长途奔袭都不成问题,会去哪里呢?
为什么不向白杨木镇撤退?如果不去白杨木镇,会去哪里?盐碱村?巴兰河铁矿镇?
只有这两个地方比较近,而最近的就是盐碱村,但是这白银村到盐碱村根本没有路,也没有一个人走过。
正当于刚立如同热锅上蚂蚁一样焦急万分的时刻,一队侦查骑兵跑回来报告,在西部大兴安岭方向,发现大量骑兵,骑兵队伍绵延不绝,不知道有多少,骑兵前锋人数不低于三千人。
强敌、强敌,我们遇到了非常强大的敌人。
张满率领白杨木镇的妇女、少年,用雪橇拉着傅凯的蒸汽冲阵车出发的时候,就派出信使前往前郭尔罗斯,张满说明了谭启明元老在白银村遭遇袭击,要前郭尔罗斯支队在松花江-嫩江段建立防线,阻止车臣汗国可能的援军、与车臣汗骑兵的溃逃,并将此情况马上通知查干湖捕鱼队。
周政贤就在前郭尔罗斯,前郭尔罗斯在繁忙的做着鲜鱼换人口贸易。
一雪橇、一雪橇肥美的鲜鱼拉向辽北、辽东、辽南……
一雪橇、一雪橇奴隶阿哈从辽北、辽东、辽南运回来。
这些汉族奴隶满身冻伤,衣衫破烂,有的奄奄一息着,还有的就没有挺过来。
周政贤、哈布图蒙术没日没夜的接受这些如同末日乞丐一样的辽民。
这些饱受苦难的辽民被用一条大被子盖在雪橇里,周芳菲30个女战士首先要检查呼吸,因为有的人已经没有呼吸了。
最初的几批辽民 由于没有用被子覆盖 ,死亡率高达30,虚弱的身体抗不住长途的风雪,最后采取了雪橇下面垫干草,上面盖被子的办法,死亡率才降下来。
有气的有的还能走、有的已经不能,搀扶着、担架抬着进入前郭尔罗斯小学教室,现在前郭尔罗斯小学是接收辽民的大本营。
在木刻楞里先要用雪檫辽民的脸、手、脚这些容易产生冻伤的部位,女子支队战士和所有的学生都参加进来。
然后这些辽民开始眼神活泛,能走、能坐了,大锅的鱼肉汤就被端进来,一个人只给一碗,这个必须坚持就一碗。前几天 小学生可怜这些辽民就管够喝肉汤,结果差点没出人命,几个辽民差点把肚子撑破,饥饿的记忆那么牢固,他们已经喝不下去肉汤了,干瘦的身体灌满肉汤的大肚子凸现,而依旧感觉饿、无法熄灭饥饿的火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