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积蓄力量(第1/2 页)
并州上党,漳河平原。
此时整个马场,尘烟滚滚,六万骑兵,纵马奔腾。
一个个脚踩双马蹬,于马背上人立弯弓,练习骑射等技能。
漳河马场,坐落在太行山系,太岳山间盆地,总面积约三千平方公里,因其内有一条漳河主流,故此得名。
此地势平坦,水草丰茂,理位置隐蔽,加上夏军四周警戒严密,外人很难知其详情。
然值此寒冬腊月,但盆地中却热火朝天,无数骑兵在此地苦训。
“弯弓,射!”训练场上,一队骑兵悠然掠过,而后箭矢齐发!
“剁剁!”一支支箭矢飞射,而后狠狠的扎在,木耙草人上!
“继续,下一队!”校场高台,臧霸监督着骑兵训练的成果。
骑射不及格者,不但三日没有荤腥,而且还要罚训拉弓百遍。
可不要小看拉弓动作,一个青壮成年人,连续拉满十弓估计便会力竭,更何况百弓。
当然士兵训练,也不是一次性拉满百弓,但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拉完,否则还要惩罚。
赏罚并重,成绩最优异者,更能享受到香喷喷的烤肉,和热腾腾盐汤和白馒头,如此赏罚之下自然进步神速。
夏军向来赏罚分明,更何况军中不但管饱,若是表现好了还能凑上荤腥,简直就是神仙般的日子!
并州穷苦,但是为了让士兵们吃上饱饭,李信从洛阳搜刮所得钱财,被流水般的花了出去。
郭图不但从地方及世家手中,大肆采购粮食,并且还从匈奴鲜卑人的部落,购买牛马羊等牲畜,为夏军打造一个稳定的后勤队伍。
漳河马场占地极广,不时有一队队骑兵,疾驰奔过。
而更远处的营内武堂,太史慈正在给一众粗糙的汉子,上着军事课。
讲台下方,人头乌泱近,上千名校尉百长,以及左右副手,哪怕不明所以,也在聚精会神的听着。
有人若有所思,有人愁眉苦脸,也有人不时在地上写写画画,模拟所得...
这是夏军中的讲武堂,是李信攻略并州后,有感军中基层将官缺失,在各地军中设立的一个机构。
一种临时讲堂,地点不固定,开课时间,以及讲师学生,都不固定!
平常时分,是一些地方笔吏,教他们识文断字,或者将官们,聚在一起交流作战心得。
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太史慈臧霸徐晃,这些军中统帅,会偶尔做师,讲解战阵经验,及一些注意事项。
李信并不满足并州一地,夏军集团也并不满足于脚下,其中很多人更是不甘平凡。
想要带领他们走的稳,走的远,有些东西必须得跟上。
识文断字,短时间可能看不来什么,时间长了自有分晓。
而此刻漳河大营,众人辛苦练兵的同时,将领们也会抽时间,给各部千长头目讲解心得体悟。
然后结合个人领悟,在接下来的训练中,得以自行实践。
太史慈更是毫不藏私的,将自身战阵心得传授出去:“凡陈,步行惟疏,战惟密,阵以密则固,步战以阵列,密集稳固!”
“盾防矛利,辅以弓弩攒射,骑锋以疏则达,游击侧扰,动若狡兔,行若狼猎......”
他声音洪亮,中气十足,传遍整个校场:“行梳战密,伍什合队,刀盾居前,弓弩辅后,枪矛引战,执旗者以侧立,观兵不入者斩...”
“骑行两侧,散而凝,持则游,机则动,攻若雷霆,势如山倾...”
太史慈没给这些基层武官,讲解什么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的大道理。
而是着重讲解,战场上各部之间,军阵的配合,以及各色兵种,和步骑协同的作战经验。
大概的意思就是,当步兵军阵移动时,为了机动迅速,战士行列应当疏散一些,但对敌作战时则必须密集。
刀盾弓弩,各部之间还要明确自己的站位,以及职责。
而执旗者,则要居于战阵侧前方,时刻关注战场上,军队所发号令。
然后就是百长,及千人校尉这些头目,要严格约束手下士卒与军纪。
基层武官,在战场上所负责的事情,并不多也不复杂。
他们只需要严格约束手下,执行统帅的命令,然后按照平日的演练,进行作战,或变阵行军即可。
至于复杂的战场形势,和真正的决胜时机,则是军中那些将领,以及统帅,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