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曹操的捉刀计(第2/4 页)
,就更加推重他。
崔琰曾经推荐钜鹿人杨训,让他做丞相属掾。曹操从汉中回来后,众官吏商量要给曹操进封王。杨训就发表了称颂曹操的文章,极尽阿谀奉承。崔琰看了不高兴,就写信责备杨训说:“看了你的表,事情挺好的。但时机啊时机,总会有变化的。”曹操知道后,让左右去告诉汉献帝,取得诏命,晋爵魏王。
这时候南匈奴单于呼厨泉派使者来朝,还祝贺魏王曹操。曹操担心自己的仪容不能服众,就让崔琰做替身,自己拿着刀在旁边站着。崔琰眉目疏朗,胡须有四尺长,很有威严。所以曹操才这么做。等到外使谒见完回去后,呼厨泉问使者魏王的德仪怎么样。使者笑着说:“魏王的姿态确实非凡,但那个拿刀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这使者还挺有眼光。呼厨泉就亲自入朝,被曹操留了下来,每年给他钱帛、刍米,按照列侯的标准。还让右贤王去卑监管匈奴。后来把匈奴分成五部,让呼厨泉的子弟都做部长,选汉人做司马,充作部监,目的是分散匈奴的势力,不让他们太猖獗。不过胡人大多散居在内地,没什么防备,华夷界限逐渐被打破,这不能不说曹操是始作俑者。
曹操觉得自己威德远扬,没人能比。后来得知崔琰信里说会有变化,就认为他是在抱怨诽谤,把崔琰关进了监狱,罚做徒隶。有一天晚上,曹操在铜雀台上玩赏,看到曹植的妻子乘车出游,穿着华丽的衣服,打扮得特别漂亮。曹操心里就很生气,没心情赏了,回家后就逼她自尽。又因为曹植的妻子是崔琰哥哥的女儿,迁怒于崔琰,就把崔琰也赐死了,当时没人替崔琰喊冤。东曹掾毛玠觉得崔琰无辜,写文章哀悼,也被抓了起来。幸亏有僚佐桓阶、和洽替他申理,才被释放,免了官回家。
曹操因为南匈奴已经归服,突然想起故中郎将蔡邕有个女儿叫蔡琰,流落在匈奴。于是就派使者带着金子去把蔡琰赎了回来。蔡琰字文姬,博学多才,精通音律。蔡邕曾经晚上坐着弹琴,琴弦突然断了,蔡琰知道是第二弦。蔡邕以为她是偶然猜着的,又弹了一次,蔡琰又说是第四弦,果然没错。后来蔡琰嫁给了河东卫仲道,不幸丈夫死了又没有孩子,就回娘家了。蔡邕被王允杀了之后,家里变得流离失所,蔡琰就被胡人掳走了,到了右贤王帐下,生了两个儿子,写了《胡笳十八拍》,流传得很广。曹操跟蔡邕一向关系不错,所以把蔡琰赎回来,让她再嫁给屯田都尉董祀做继妻。这蔡琰虽然有才,但没什么节操,留下了遗憾。
董祀刚娶了蔡琰,就犯了法,要判死罪。蔡琰听说后,披头散发,光着脚跑去曹操那里求情。曹操正在大会宾客,满座都是官员。有属吏进去说了几句,曹操就对宾客说:“蔡伯喈的女儿在外面,各位想不想见一下?”宾客都说想见。曹操就让属吏把蔡琰带进厅。蔡琰到台阶前跪下,为丈夫求情,说得特别伤心,满座的人都被感动了。曹操对蔡琰说:“这情况确实值得同情,但文书已经发出去了,怎么办呢?”蔡琰哭着说:“明公您马厩里有万匹马,虎士成林,难道就舍不得一匹快马,帮我一把吗?”曹操被感动了,就让属吏赶紧去送赦书,赦免了董祀的死罪。还让蔡琰起身进厅,赐给她头巾、履袜,然后问她:“你父亲留下的文籍,还保存着吗?”蔡琰回答说:“以前父亲赐的书有四千多卷,因为流离失所,没剩下多少了。现在能记起来的,只有四百多篇。”曹操又说:“现在派十个文吏到你那里去录述。”蔡琰接口说:“我听说男女有别,礼不亲授。请给我纸笔,我会按照要求写。”曹操就让蔡琰回家,让她随时录送。蔡琰把曹娥碑文也一起录入。碑文是邯郸淳写的,后面有八个字:“黄绢幼妇,外孙虀臼。”这是蔡邕写的。曹操看这八个字,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查了曹娥的履历,知道这是顺帝年间的孝女,她父亲是巫祝,在虞江迎婆婆神,溺水死了,捞尸没捞到。曹娥年仅十四岁,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也跳进江里,背着父亲的尸体,一起浮在江面上,乡里人把他们埋葬了。这事儿发生在顺帝建安二年。后来县长度尚又给她改葬,在墓道旁立了碑,让弟子邯郸淳写了文章。蔡邕去南方游玩吊古,就在碑后面写了这八个字。当时大家都不明白,连曹操这么聪明的人都被难住了。他问左右的文吏,只有主簿杨修知道蔡邕的意思。杨修说黄绢是丝染色,色旁加系,就是“绝”字;幼妇就是少女,少女拼成一个字,就是“妙”字;外孙是女之子,女旁加子,就是“好”字;虀味属辛,臼受辛器,就是受旁辛字,合成“辞”字,总的来说就是“绝妙好辞”。曹操不禁叹服,但也有点嫉妒杨修的才华,暗中防备着他。这一段就是为了给这两个女子写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