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旱灾来了(第1/2 页)
张婶戴着老花镜,那镜片厚得像酒瓶底,哆哆嗦嗦拿着笔,怎么都写不好那个“人”字,急得额头汗珠直冒,活脱脱一只热锅上的蚂蚁,
“哎呀,这字咋比绣花还难呐!我这手啊,平常纳鞋底、搓麻绳挺麻利,咋一碰上这小木棍似的笔,就不听使唤啦,跟中了邪似的。”
旁边的小娃子们却嘻嘻哈哈,没个正形,像群调皮的小猴子,被旁边的大人戳了戳脑袋才老实下来。
林逸尘不慌不忙,走到张婶身旁,耐心地手把手教,“张婶,您别慌,一笔一划来,这‘人’字一撇一捺,站得稳稳当当,就像咱过日子,脚踏实地。
您看,先这么一撇,稳稳落下,再这么一捺,撑住咯,这不就是个‘人’嘛!”
为了让大伙记得住,林逸尘把字和村里的事儿结合起来。叫“田”字,就说:“大伙瞧,这四四方方一块,像不像咱村的稻田,四周的边框是田埂,牢牢圈住中间种粮食的地,多形象呐,记住咯,这就是‘田’!”
村民们先是一愣,随即恍然大悟,哄堂大笑里,对字的印象深刻了几分。
每晚下课,学员们都叽叽喳喳,讨论着课上学的东西,手电筒的光在村道上晃悠,像一串游动的星星,照亮了村里以往寂静漆黑的夜。
随着课程推进,村里氛围悄然改变。
集市上,以往闷头挑货、只看模样的婶子大娘们,开始瞅着商品标签,小声念着字,辨认着价格、成分,还时不时争论几句;
爷们儿们聚在一块儿,不再光是唠嗑庄稼,还会讨论从书本上看到的新奇事儿,什么水利灌溉新技术、农机小发明,说得唾沫星子横飞,头头是道。
可难题接踵而至。
课本有限,不够人手一本;粉笔消耗快,自制的总不太趁手;更愁人的是,有些村民白天忙家务、拾掇农具,晚上上课打瞌睡。
林逸尘四处奔走,托回城探亲的知青帮忙带书,用村里的土产跟供销社换粉笔,还调整课程时间,分了白天和晚上两个集,让大家灵活选择。
寒冬腊月,教室里虽生了炭火,依旧冷得人手脚冰凉。但没人喊停,大家哈着热气,继续在知识的田埂上“耕耘”。
从简单的字词,到能磕磕绊绊读报纸段落,村民们的变化肉眼可见。
年关将近,扫盲班办起了小型“成果展”,学员们写下新春对联,贴在自家门口,虽笔法稚嫩,却满是骄傲;
念起歌颂丰收、祈愿新年的顺口溜,声音响亮,在村子上空回荡,引得外村人都来瞧热闹。
开春时,地里要忙春耕,扫盲班暂告一段落。
但村里像被施了魔法,以往农闲只知晒太阳、扯闲话的闲散劲儿没了。孩子们主动帮着家里记账、念通知;
大人们讨论着要不要引进新的稻种、试试新的种植法,还想着等农闲了,继续把扫盲班办下去,学更多东西。
林逸尘看着这一切,知道知识的种子已在这片土地生根发芽,未来,必会长成参天大树,撑起村子更富足、更敞亮的明天,就如同“龙粳 18 号”曾在稻田里带来的那场金色奇迹,知识之光,正以另一种方式,恩泽这片土地。
时光的车轮滚滚向前,转瞬之间,便来到了 1973 年。林逸尘已然年满 22 岁,在那个特殊的年月里,这般年纪的他妥妥算是大龄青年了。
村子里的氛围悄然发生着变化,往昔一同插队而来的知青们,如今心思各异,命运也走向了不同岔路。
王强也已经今非昔比,在邻村清水村可是声名赫赫的人物。
凭借着对“龙粳 18 号”的全力推广与精心侍弄,让清水村的稻田仿若被施了神奇魔法,亩产稳稳达到 1400 今,金浪翻涌的丰收盛景成了周边村子艳羡不已、啧啧称赞的传奇。
这份耀眼功绩,如同在清水村上空升起的璀璨星辰,村支部二话不说,将那珍贵无比、仅有一个的回城推荐指标郑重交到他手上。
那可不只是一张纸,而是通往繁华四九城、叩响农业局大门的金色钥匙,只等剩下的两年时光悠悠走过,便能昂首迈入新的工作岗位,开启别样人生。
在忙碌田间与质朴生活里,爱情之花也悄然绽放在王强心间。
李玉珍,那个有着灵动眼眸、质朴善良的姑娘,与他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情愫暗生。
从最初一同探讨稻种特性、分享田间管理心得,到后来眉眼间藏不住的牵挂与在意,两颗心越靠越近,自然而然地走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