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扮演孝顺儿子的赵元承(第1/2 页)
其实今日朝会上还有一件大事,那便是北关隘的守军军粮军饷被克扣的事情。
一位年轻的御史奏报,说在各地都传出了朝廷克扣守关边军军粮军饷的消息,大夏的子民都在议论纷纷。
当时泰和帝便眼神冰冷,脸色极为难看,只说再议。
只不过,眼下他不提起这事,下面的这些人自是无人敢提。
户部的计百昭已告了老,一应事务皆由孙有道这位户部代尚书监管。
“孙有道,军粮军饷被克扣这事你怎么看?”泰和帝沉吟片刻首先便问起了户部。
孙有道早就知皇帝必会问他,心底已打好了腹稿:“臣以为,此为军国大事,既然楚大将军奏请皇上查明此事,那势必要委派他人监察。
此案既已涉及户部与兵部,臣以为监察之人断不能是此二部之人。”
“也对,那你可有合适的人选推荐?”泰和帝很是满意,孙有道这人虽老实却极为忠心,总能为他分忧。
孙有道自是装模做样的思虑了一番,又做出个恍然大悟的模样。
他正色道:“臣想了个遍,总要选个未涉及此事的官员监察才是。
却险些忘了,眼前正好有一位,五殿下刚刚回宫,与各部官员都未有交集,岂不是最好的人选?”
赵元承见点到他了,面色不变的望了孙有道一眼。
这才向泰和帝回话道:“这……父皇,旁的大人儿臣自是不熟,可孙大人怎么看都眼熟的很,想来他与儿臣定是打过交道的……”
孙有道听他这么一说,顿时吓的脸色都变了,耷拉着八字眉,望着皇帝委屈的很:“皇、皇上,臣以前可没见过五殿下……”
“呵!那可未必……”赵元承昂着头望都不望他一眼,自顾自的说道。
下面站的几人都未抬头,各自心里却是明了,这孙有道把五皇子往火坑里推,五皇子显是不待见他了。
泰和帝却并不在意,老五这种斗气的小把戏实在稚嫩,只呵呵一笑:“承儿莫要吓唬孙卿,他素来胆子极小……”
却不知赵元承说的可是实话,可惜,皇帝先入为主并不肯信。
“只不过,孙卿的话倒也有几分道理,承儿可愿为父分忧?”
赵元承如皓月清风一般上前朗声道:“父皇若信的过儿臣,儿臣自是愿意!”
他想了想,又有些迟疑道:“父皇,儿臣也是刚刚回宫,说的难听一些,各部的门朝哪处开都不晓得,连几位大人都没认全乎。
纵是儿臣查出了一二,儿臣自个都不敢信,故而请父皇许儿臣一个请求?”
泰和帝望着这五儿子的风姿却是满意的,虽说长于民间,却未失皇家风采,并不比老三老四差。
他依旧耐心道:“你说。”
“还请父皇允四哥与儿子一同调查此案?”赵元承坦荡道。
泰和帝的眉头轻挑了一下:“你与老四关系倒好?”
赵元承略低了低头道:“是。儿臣甫一回宫,不论是人抑或是事都陌生的紧,唯有四哥待我一如从前那般,亦教会了我许多。
他是办差办老的了,有他在,儿子心中便有底气!”
泰和帝的目光在赵元承的面上打量了一番,扯了扯嘴角道:“朕允了,那这事便交给你与启儿去查了……”
赵元承这会儿明显的松了口气道:“儿臣领旨!”
他心中冷笑。
泰和帝今日召他来,打的便是这个主意,要将调查军粮军饷的差事塞到他的手里。
不论办成什么结果,都可以用他来搪塞他的外公,镇北侯楚千衡。
孙有道身为皇帝的心腹,自会替皇帝排忧解难,将这件事推在他的身上。
可他尚未与皇帝相认之时,便早已知晓,那户部右侍郎是三皇子的人。
这克扣之事皇帝已是默认,涉及的银钱花费,只怕是早就落到了三皇子的手里。
毕竟要想拉拢朝中的大人们,总是要花些银子的。
赵元承也有他的盘算。
这事不论办成什么样,主使者都不可能落到皇帝身上。
再说,他外公也并不敢在此时便与皇帝撕破脸。
他办这件案子,瞄准的却是三皇子,拉上赵元启,也是给他个机会抓老三的痛脚。
他倒要瞧瞧,等三皇子克扣边军军粮军饷的消息传遍天下,泰和帝又要如何做呢?
赵元承与赵元启见面之初,便已决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