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便把令来行(第2/3 页)
代太后受过。然国不可一日无君,朕不才,只得忍痛临朝。”说到此处,安帝流下泪来,口中更咽,说不出话来。
大将军见此,忙跪倒奏道:“陛下珍重龙体,陛下如此孝心,必能感动上天,保太后凤体无忧,我朝昌运隆盛。”
众臣见此,齐齐跪倒,同声道:“陛下珍重龙体,陛下如此孝心,必能感动上天,保太后凤体无忧,我朝昌运隆盛。”
安帝拭去眼泪,继续说道:“如今太后虽经宫中太医调治,能略微喝水吃饭,但神智不清,众太医意见不一,均拿不出一万全之方,医治太后。朕忧心如焚,是以召众位爱卿来议,有谁有何良方,或是举荐神医均可。”
众人听了,个个面面相觑,心中各打算盘,在殿中开始小声议论起来,一时间殿中嗡嗡作响,众大臣个个恨不得掏也心肝来证明自己想要为朝庭尽力,只是实在是找不到一个良医来。安帝见众臣讨论的如此热闹,正合自己心意,也不理睬,只是作深思状。
大将军此时心事重重,他早上已得玉兰密报,得悉太后近日正在追查当年所生太子一事,太后出事前,已从当年慧智和尚所留的佛经中分析出太子应在人世,而且也与陈宠求了证,没想到夜间就出事了。
太将军闻听大惊,心想自己主政朝廷多年,对此事却未听过任何风声,他心中先入为主,认为是太后因年纪大了,思子心切,才有此想法,因此对玉兰所说心中半信半疑,并未放在心上,也没有心思过问此事,心中只是想着如何为太后寻药问医,好让太后早日醒过来国。可是连宫的诸太医都没有什么良计,想到民间寻找神医良药,虽是抱有一线希望,可是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他心中一烦,将目光望向了大司空马英,咳嗽一声,这声不大,但是众大臣却一齐闭口,仿佛约好了似的。
大司空马英会意,上前奏道:“陛下,老臣以为,宫中太医,均是当朝名医,若是他们无计,臣恐太后之病,非常人可医也。臣以为,不如张榜天下,寻天下神医灵药以图之。”
安帝听了,未置可否,这时御史陈忠上前奏道:“陛下,微臣以为,江湖术士,大多泛泛之辈,如秦皇之威,汉武之明,尚被此类人骗。世人纵是有良医圣手,也是可遇而不可求,况且俗话说无水不解近渴。因此张榜求医,虽是可图,但恐误了太后病情。”
安帝听了,微微点了点头,道:“陈爱卿所言有理,你可有何良策?”
陈忠奏道:“以臣之法,莫如陛下以天子之重,设一站台,亲自为太后向上天祈福,同时大赦天下,陛下事母至诚至孝,必能感动上天,保佑太后平安。”
安帝听了,又是沉默不语,过了片刻才道:“大将军,你意下如何。”
大将军道:“臣以为向上天祈福一事,兴师动众,耗费财力,有违太后心愿,倒是张榜求医,虽也难料,但是可行之道。这是臣之愚见,还请陛下定夺。”
听到大将军的话后,安帝沉思了片刻,然后转身看着李闰开口道:“传朕旨意,张贴皇榜,寻名医,只要能够治好太后,朕必有重赏!”
众大臣在朝中都以大将军马首是瞻,但今日见安帝初露圣威,与大将军相处融洽,不由地都去了小瞧安帝之心。
安帝见上事议罢,刚要传旨退朝,忽见门官上殿奏道:“启禀陛下,河南尹邓悝上朝有急事奏本。”
安帝听了,他也知河南尹官虽不大,但掌管皇都一带治安,权却不小,是以太后命她的兄弟邓悝任此职。但此职仍是地方官职,因此平常除非朝中有事传他,寻常只在洛阳城内办公,但却上不得朝的。今日他来,必有要事,我今天是头一次说了算,何不见机行事,立我之威。于是传旨道:“宣他上来。”
那河南尹邓悝得旨上殿,便按例跪倒行礼,奏道:“启禀陛下,微臣得洛阳府尹并白马寺方丈今晨上报,白马寺齐云塔于昨夜亥时倒塌,微臣不敢耽误行事,特来禀靠。”
众大臣听了均是一惊,要知古人向来相信,但凡天灾、地震、神庙倒塌,均为天怒神怨所至,昨夜不但太后病倒,这朝廷所建的寺庙之塔,竟也在同一时辰内倒了,众人如何不惊。
安帝听了也是一惊,暗自心道怎么也是在亥时,这可真是巧了。要知道白马寺仍是皇家寺庙,那齐云塔更是他曾祖汉明帝所建,此时倒塌,他也不由地紧张了一下。于是问道:“前几天朕去时还好好的,怎么会一下子就倒了呢?”
邓悝回道:“据洛阳府尹上报,白马寺僧人说塔是因年久失修导致。”
安帝怒道:“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