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刘邦的绝地逃亡(第1/4 页)
城中的守吏并没有阻止楚使者离开,任由他自行返回。楚使者一口气跑回军营,会见项王,将他所经历的一切详细报告给项王,并声称范增私通汉王,建议项王要小心提防。项王愤怒地说:
“我之前就听到过这样的传闻,但认为范增是个老成持重的人,不应该轻信别人的话,没想到他果然有与汉王通敌的行为!这个老东西,是想活得不耐烦了吗!”
项王对范增的背叛感到非常愤怒。项王在愤怒之下,想要立即召唤范增,当面质问他。然而,他的左右近臣劝阻项王,不要过于急躁,建议等待确实的证据出现,才能对范增进行处罚。他们认为,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就可能会落入敌人的诡计之中,不宜轻信。正如陈平使用的反间计,虽然不难识破,但因为项羽性格急躁,所以才得以成功。项王最终决定暂时忍耐,不立即采取行动。
只有范增还不清楚这些变故,他满心想着要为项王出谋划策,打败汉军。他看到项王因为和谈的事情,又把攻城的任务放松了,心里不由得暗暗焦急。于是,他再次去见项王,还是请求项王督促将士们,尽快攻下荥阳。但此时项王已经对范增产生了怀疑,所以只是沉默不语,没有给出任何回应。范增焦急地说道:
“古时候有句话,说的是‘做事犹豫不决,反而会自找麻烦’。记得在鸿门宴的时候,我就劝大王尽快杀掉刘邦,但大王没有听从我的建议。结果这就成了个隐患,一直拖到了今天。现在,上天又给了我们一个机会,把刘邦困在了荥阳。如果我们这次再让他逃脱,那就像是放虎归山一样危险。一旦他有机会东山再起,我们就再也无法与他抗衡了。我担心的是,如果我们不主动出击,别人就会来逼我们。到时候,后悔还来得及吗?”
项王被范增这么一问,心里的怒火再也压抑不住,猛地发作起来,说道:
“你让我赶紧攻打荥阳,我并不是不想听你的,但我就是担心,万一荥阳攻不下来,我的性命反而要被你给害了!”
范增被项王的话弄得一头雾水,只是瞪大眼睛看着项王。他猛然想到,项王平时从来没有说过这样的话,现在这么说,肯定是听了别人的谗言。于是,他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对着项王大声说道:
“现在天下大势已经基本确定,希望大王能够自己好好把握,不要中了敌人的奸计。我年纪已经大了,本来就应该退休了,现在请求大王允许我辞去官职,让我能够回到家乡安葬。”
说完后,范增直接转身离开,项王也没有挽留,任由他回到自己的营地。到了这个时候,范增已经彻底绝望,于是将项王授予他的历阳侯的印信和绶带派人送还给项王,自己则简单地收拾了一下行李,当天就启程向东回家。一路上,他边走边思考,回想起近几年的时光,他为了项王能够夺取天下,费尽了心思和计谋,原本期望能够消灭刘邦的势力,让项王统一全国,这样自己也能够安享荣华富贵,度过一个愉快的晚年。可偏偏项王相信了那些谗言,还对他产生了猜忌,导致他们即将成功的事业在最后关头失败了。现在看来,楚国的江山迟早要被刘氏夺走。他这一腔为国为民的热血,全都白费了,真是让人感到可悲可叹啊!
于是他开始自怨自艾,满腹牢骚。白天在路上走走停停,连吃饭喝茶都没有心思,晚上住在旅馆里也是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连续好几个晚上都没能合眼了。忧愁历来是最伤人的情绪,过度的忧虑还容易引发疾病。更何况范增已经七十多岁了,怎么能经受得住日日夜夜的烦闷和压抑呢!因此,他逐渐染上了疾病,身体开始忽冷忽热。起初,他还勉强支撑着身体,带病赶路。但突然间,他感到背上剧痛难忍,仅仅过了一夜,背上就长出了一个恶疮。在旅途中,既没有好医生可以医治,范增自己也不想再求生,只希望能回家见一见家人,和他们做个永别。于是范增只能躺在车里,催促车夫快点赶路。当他们快要到达彭城的时候,范增背上的疮越来越痛,情况已经十分严重,他也陷入了昏迷状态。随行的几个人,看到范增生命垂危,不得不在一家旅店里暂时安顿下来。过了两天,范增突然大叫一声,背上的疮瞬间爆裂开来,血流如注,最终就这样去世了,享年七十一岁。这时已经是汉王称王后的第三年四月中旬了。这里特别指出了具体的时间,以便大家了解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确切时间。
随行的官员看见范增已经去世,就赶紧去买了棺材来收敛他的遗体,然后运回他的故乡居鄛,安葬在城东。后来的人们,因为范增忠心耿耿地辅佐项王,却被敌人陷害,死得非常凄惨,就为他建了一座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