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先贤弟子(第1/2 页)
过了两日,州府大人考察结束,离去了。
陆寻欢并没有跟随州府大人前往宝城,他暂时留在了阳山县城。
他潜入南梁国,原本的计划,确实是一步步向上,去州城,甚至去都城的,要把南梁社会,从上到下,了解个透。
但人家一请就去,岂不是很没面子,也显得没身价。
他故意矜持一番,虽然耽误了去州府的时间,但也有诸多好处。
这不,州府大人前脚一走,县令大人后脚就来请他了。
陆寻欢在县令大人的陪同下,大摇大摆的走在大街上,边走边聊,去往县府衙门。
他本来就已经是阳山县城的知名人物了,县令大人亲自来请,被民众看见,他那身份更是不一样了。
在别人眼里,他俨然成为了炙手可热的人物,又或者说,他已经成为了执掌阳山县的风云之人物。
而县令大人也正是要给他这个面子的,因为陆寻欢随时都可能去往州府。
一个州府大人欣赏的人物,以后去了州府,必然受到重用,他这个县令当然要趁着陆寻欢还在县城,要把他巴结好了。
他一方面是要巴结陆寻欢,另一方面,也确实想要请教陆寻欢更多的问题,争取能把阳山县的政绩干得更好,也才有可能再向上提拔。
陆寻欢一路跟县令大人谈笑风生的到了衙门,又认识了县府衙门里的诸多官员。
那些官员一个个都是人精,州府大人欣赏的人物,自然个个都要巴结好,大家跟陆寻欢认识之后,明里暗里,争相拍马屁。
如此一来,陆寻欢原本要做的公关,却因为州府大人突然到来,变得如此的简单。
县衙门里,众多官员如众星捧月一般的,围着陆寻欢而坐,要聆听他发展阳山县经济的高见。
陆寻欢喝着最好的茶,侃侃而谈。
“自古以来,有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民富则国强。”
“国的概念太大了,我们不说国,我们就说阳山县,同样的道理,民富则阳山强。”
“只有让阳山县人民普遍富裕起来,物质生活丰富,才能拉动方方面面的消费,方方面面的消费拉动起来了,县府才能征收到更多的赋税。”
“如此,百姓富有了,官府银库也就充盈了。”
“官府银库充盈之后,这钱怎么花呢,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搞基建。”
“把钱拿出来修路、建桥,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争取村村都有大道直通,村民们来县城方便了,大家种的粮食、蔬菜、瓜果,运到县城也方便了,如此,便全面激发了百姓们的种地种果树的热情。”
“以后啊,我阳山县有吃不完的粮,吃不完的蔬菜瓜果,若战事再起,前线有需要了,我们主动捐献一大批粮食。”
“各位,陛下知道了,高兴不高兴。”
大家听得心花怒放,齐声答道:“高兴。”
陆寻欢又说道:“所以,有钱,什么都好办,没钱,一个穷县,民苦,县府也拮据,什么都干不了,各位伟大的理想,宏伟的抱负,都无法实现。”
“从现在起,县府要制定一系列的政策,促进本县各行各业蓬勃发展。”
道理大家都明白,但究竟要如何让全县每个地方都富起来,要制定什么样的政策,大家却又一片茫然了。
有官员问道:“陆公子,究竟要怎么干,你能举个例吗?”
陆寻欢说道:“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我们县府,就应该出台各种政策,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科技是第一发展力,我们县府,要制定各种各样的奖励措施,鼓励社会贤能发明创造,比如现在的织布方式,我看有点落后,用手摇呀摇的,太费力气,而且效率很低,能不能鼓励大家发明出更好的织布机,能织出更细腻的布来,从一台织布机一天织一匹布,提高到一天织百匹千匹?”
大家一番议论,虽然不知道要如何提高到一天织一千匹布,但都觉得有道理。
陆寻欢接着说道:“我只是拿织布举例,科技进步,是方方面面的,比如炼铁,能不能让那些冶炼大师多多研究合金,制造出强度和韧度更出色的铁来,总之,我们要出台奖励措施,鼓励手工业发展。”
“各位,只要有政策鼓励,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阳山县将成为南梁国第一县。”
“到那时候,各位不但政绩满满,也都是有经验的官员,陛下为了发展全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