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大闹天宫(书商:吴兄,我们监督你写稿。)(第2/3 页)
这不就有看头了?”
“你就不怕佛教找你麻烦?”
那书商或是嫌小杯子不过瘾,学起李太白提壶就往嘴里倒。
“怕什么,我们可是皇家印刷的,有种找陛下去!”
“再者说,要是真挣钱,陛下看不上这小钱,难道后宫的娘娘们看不上?”
“大不了拉娘娘们一起入伙。”
“他们不开心,让他们找娘娘去!”
众人一听,有道理。
娘娘看不上,娘娘的家人还看不上吗?
还有大臣们的亲戚,大臣看不上,他们亲戚总不会看不上吧?
这可是正道钱,又不是欺男霸女抢来的。
说不准,娘娘和大臣们还得感谢我们,带他们亲戚走正道,挣正钱,这可是功德。
这时,吴承恩的书商好友也建议道:“后传有了,还可以有前传嘛,我看这书里,唐僧十世修行,那这前面的九世可大有所为。”
“唐三藏可行,隋三藏、魏晋三藏,乃至汉三藏也不是不行吧?”
闻言,众人细细思考起来,有一书商浅饮一口酒水。
“还是写后传吧,说实话,我粗摸看了一下,这唐三藏不讨喜,我唯独钟爱这猴子,往前写唐僧的事,可不一定有人看。”
“那就把孙悟空几徒弟一起写进去,每一世都陪着唐僧,但每一世都没能成功。”
学李太白喝酒的书商,打了个酒嗝,开口建议道。
“多么凄美的故事,整整九世,不离不弃,娘娘们一定喜欢看,还要掉泪花。”
“可这与西游记的设定不符,若是同经九世,为何不认识?”
“有何复杂,让吴承恩改设定不就完了。”
“虽有三国演义在前,但写一本神话的三国,难道不讨喜?”
“你们想想,关羽与吕布,一个是天上神君降世、一个是妖魔转世,二人斗法,移山填海、斗转星移,难道不比劳什子三国演义好看?”
第二日,书商上门。
吴承恩本不愿,但他们给的价格太高了。
“吴兄,不仅给钱,你再想想,若是写的文字讨了娘娘欢心,在陛下面前提一嘴,你这当官的心愿不就有着落了?”
“这不成唐朝的斜封官了?”
“斜封官,他也是官啊,脸面值几个钱,拿到手的才是真的。”
斜封官是唐代对由非正式程序任命的官员的一种蔑视性的称呼。
明朝也有类似的称呼:传奉官。
不过,吴承恩不愿意用这个称呼。
至少两相比较,斜封官虽然同是蔑称,但传奉官在明朝时期,由某些人引导之下,几乎属于指着鼻子骂人投靠阉党。
定下心神,吴承恩开始化身无情的码字机器,但码字不是想码就能码。
“你们都在这,我写不出来。”
书商们退到院中品茗,直到天幕放到此处,才商量着派个人进去看看。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西游记?后传】
【西游记?前传】
“吴兄,整整大半日,你就写了十个字?”
吴承恩瘫坐在凳子上解释道:“不是我不想写,是真的一点思路都没有。”
书商来到院内,与众人一讨论。
确实有点为难吴承恩,这写书得有个大纲之类的。
我们倒是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就说出口,可要落到纸面上,确实需要时间。
“吴兄,这样吧,咱们写杨戬闹天庭,再写这沉香劈山救母。”
书商指着天幕评论对吴承恩解释道:“把沉香写成杨戬侄儿,一下子就有两部话本了。”
吴承恩刚要拒绝,西游记前后传都还没影子,怎么又给我加工作了,不干,坚决不干。
“加钱。”
“其实,也不是不能商量,主要我对这故事不了解……”
“我了解,这故事最早出自唐代戴孚《广异记》中的华岳神女篇,我家里有这本书,我去取。”
“宋代的《异闻总录》也记载过,我家有,我也去取来。”
“我家有《刘锡沉香太子》
、
《劈华山救母》、
《沉香太子劈华山》的戏文,我去取。”
三个书商去取东西,其他书商一商量,自己总得做点啥吧。
“吴兄,饿了吧,我去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