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1/2 页)
</dt>
&esp;&esp;序木进了府后,才将门闩插上,便忍不住叹道:“苏姑娘真是个好人,除了向公子之外,序木还是,纸上的字遒劲有力,写得满是一腔豪情壮志,慷慨激昂,仿佛透过这张纸,他就能看见父亲当年的音容笑貌和青年得志的风光。
&esp;&esp;程洲拿来张纸,将父亲的文章誊写了一遍又一遍,大概只有这样,他才能不断提醒自己要永远记住四年前的那个夜晚,那个从此之后这世间他再无亲人的夜晚。
&esp;&esp;等到桌上的砚台都已干了,程洲才传序木进来,将这桌案收拾了。
&esp;&esp;序木看见桌上叠满的纸,又瞥了眼程洲起茧的手,心疼道:“公子,往后还是多和向公子或是苏姑娘出门走走罢,莫要总是窝在这书房了,公子近年来身体本就不好,在这久坐可是极易染上风寒的。”
&esp;&esp;程洲摇摇头,苦笑道:“我这人,还是不要交朋友的好。”
&esp;&esp;序木将收好的纸置气地一放,辩驳道:“公子说的这是什么话!公子心地善良,重情重义,怎么不该交些朋友?”
&esp;&esp;程洲将桌案上的蜡烛拿至面前,提手剪去多余的烛芯,说:“我如何与人交朋友?这姓名,府邸,哪一样是真实的,连最基本的以诚待人我都做不到,如何能与他人互换真心!”
&esp;&esp;话音刚落,程洲透过烛光,见序木双眼又盈满了泪花,便摇摇头,再是无言。
&esp;&esp;
&esp;&esp;五月中旬,暑夏渐甚,麦稻成熟,田野皆泛上了灿然金色。
&esp;&esp;每年到了这个时候,方舟书院皆会放一周的田假,无论是习课的学生,还是书院里当事的人,都能在这假日休憩一番。
&esp;&esp;苏宛问过刘婶,这书院除了元旦、端午、中秋、万寿和除夕等节日会放假外,其余的假期便只有这五月的田假和九月的授衣假了。
&esp;&esp;这古代假期少,时间也短,好不容易赶上一次,苏宛愣是睡到了日上三竿才起了身。
&esp;&esp;待她用了早膳,正欲上街四处逛逛,崔氏将她喊住,唤她一道去苏记食肆收拾收拾东西。
&esp;&esp;自苏强身体抱恙,这食肆一直未来得及打理一番,虽才过去半月,桌椅上却已是积了不少的灰尘,墙角还有些蛛网虫蚁。
&esp;&esp;苏家这间食肆不算大,只有两层楼,装修得倒十分雅致,一些雅座房间里还挂着些名家的字画。
&esp;&esp;苏强虽为人老实本分,却出奇地有经商头脑,能将平民百姓吸引来吃,亦能令身份不低的达官贵人与自视清高的文人墨客入店用膳。
&esp;&esp;不过到底还是因为他的手艺过人,人人都乐意买账。
&esp;&esp;苏宛正拿抹布擦拭着桌椅,抬头望见不远处整理东西的崔氏落下一滴泪来,关切地问道:“娘,怎么了?”
&esp;&esp;崔氏抬袖抹了抹眼角,哀戚道:“你爹这半生都十分辛苦,本你祖父是个能考取进士的,不料上京途中与你祖母坐的船翻了,俩人就这么过世了。你爹与我在这乌庄,起初过的那是极贫苦的日子,一日三餐都吃不上几口荤的,后来你爹去食肆帮人干活,再自己研习厨艺,才开了这食肆。”
&esp;&esp;崔氏喝了口苏宛递过来的茶水,继续道:“这食肆一开始也不景气,我和你爹每日上街拉人,才慢慢有了客人。好不容易这些年生意红火,赚了好些钱,你爹悄悄和我说已托人在京城买下了一座宅子和一处店面,等立了秋,就带我们上京开店去,谁知,你爹竟突然身体出了状况。”
&esp;&esp;“爹想上京去?”苏宛怎么从未听苏强说过。
&esp;&esp;崔氏点点头:“这乌庄的食肆,你爹已尽力做到最好了,招几个徒弟继续经营下去也是一样的。去京城,你爹一是为了将这江南美食带到那京城去,让更多人品尝到其中美味,二是为了你。”
&esp;&esp;“你虽才年过十二,但过不了几年也难免嫁为人妇。你也知道,我和你爹打小便甚是疼爱你,因为我俩过过苦日子,不愿让你也经受一次,所以你爹想好了,早些去京城挣钱,多攒些你的嫁妆,可不能让你在婆家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