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系几最乖啦(第1/2 页)
甘露殿。
李世民在吃饭,几碟时令蔬菜,一盘炙烤羊肉。
一碗饽饦,一个胡饼,然后就没然后了。
他的下首坐着两个儿子。
媳妇不在,闺女不在,最疼爱的儿子也不在。
没办法,只能退而求其次,把李承乾和李治叫来了。
一个人是吃不下去的,思念会成疾,找人说说话转移转移注意力是个不错的法子。
放下筷子,看了一眼李承乾。
长子表现的不错,温文尔雅,对众臣也很和气,处理政务更加得心应手,连门下省都很少驳回他批复的奏疏。
再看看小儿子,嗯,年龄还小,啥也看不出来,就是调皮了一些,这也没什么,调皮总比闷葫芦强,将来要当王爷镇守边疆,柔弱的性子可镇不住手底下下的人。
“大郎,众臣对你去赈灾事宜有意见,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哼,这群酸儒,舒坦日子过得多了。”
“大唐以武立国,却想把你困在深宫之中。呵呵他们想把你培养成扶苏不成?”
李泰走了,虽然很想念,很想念,很想念,但也不得不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太子身上。
李承乾掏出手帕擦了擦嘴角。
“阿耶,穷兵黩武要不得,大唐建立不久,百姓十不存一,一切百废待兴,需要文治。”
“咳文治交给朕就可以了,周边小国觊觎大唐,眼下国力不丰,待国库充盈之后,必须彻征服他们。”
“世界地图你看到了,世界之大不可想象,朕尽可能的攒足家底,将来由你东征西讨,北上南下。”
李世民太想得到文的谥号了,儿子想文治,那可不行,他一点都不想要武这个谥号。
所以,综合考虑一下,还是让太子多出去转转吧,军心也好,民心也罢,该收拢的收拢。
他一点都不担心李承乾造反。
呵呵随便派个武将就能剿灭叛军,除非他的爱将们全部叛变,那他也认了,证明太子有手段。
开疆扩土是每一代帝王都想做的事。
听到李世民的话,李承乾的眼神晶晶亮,仿佛灿烂的火花。
少年人如同雏鹰,想看到更广阔的天地,而老家伙只会算计。
比如李世民,此时就算计他儿子,文治是老子的,你得往后靠边。
“嗯嗯嗯,阿耶,儿臣绝不辜负您的愿望,未来大唐必然超过强汉。”
心里的包袱没了,李承乾的气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以前是压抑的,而现在是全身心的舒爽。
“阿耶,儿臣长大了也要像大哥一样”
一样什么?当皇帝吗?李世民沉默了片刻。
很快就释然了,童言无忌,他不认为六岁的李治有心机,只不过是顺口说出来的而已。
“好,稚奴真乖,以后啊,替你大哥守好边疆,做一个名留青史的好王爷。”
李治狠狠的点头,小胸脯拍的啪啪作响,“嗯嗯嗯,儿臣一定会的,若有敌人来犯,定斩不饶。”
李承乾揉了揉李治的脑袋,哈哈大笑起来。
“稚奴,是不是青雀又给你话本了?话本少看,多看经史子集知道吗?”
李治捂住嘴,发出支支吾吾的声音,“没有没有,绝对没有。”
大哥怎么知道的,难道有人告密?我都是晚上偷偷的看啊!
不好,寝宫里有细作,话本里说他们隐藏在暗处,无处不在。
“阿耶,赈济之事刻不容缓,儿臣明日便收拾行装,若是朝臣不同意,可偷偷出城。”
先斩后奏屡试不爽,人都走了,难道朝臣们还能把他抓回来不成?
李世民敲击着桌面,偷偷溜出宫这事他没少干,每次少不得魏征的数落。
“你年纪尚幼,只你一人去是不行的,还得找一个对民间熟悉之人。”
想了片刻,脑子里想到一人,年龄也适合,刚过而立,才华横溢,并多次献策,治理旱灾也有独到的见解。
“你觉得监察御史马周如何?”
“一路走过去,既能赈灾,也能查探当地官府的吏治是否清明,一举两得。”
马周出身于贫穷的农民家庭,幼年勤奋好学,文才出众。武德年间,补博州助教,日饮醇酒,不管公务。
到长安后,与中郎将常何相识,便寄居于常何家。贞观五年,天大旱,李世民下令文武官员,为国事出谋划策,马周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