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回:吴璘大捷刘家圈 宋廷诏令要班师(第2/3 页)
以防止对方的骑兵马匹为限;自己的马匹则用铁钩相连,如果有马匹受伤,则马上进行更替;更替时就以大鼓作为三节号令,之后就让骑兵出于两翼,掩护住大阵进行更换,更换完毕之后,阵势重新布置完毕后,骑兵就又撤回,把这个方法称为叠阵法。
诸将都私下议论纷纷说:“把军队兵卒这样捆绑在一起,难道是要我们全部被敌人歼灭吗!”吴璘回答说:“这是古代整肃队伍的法令之一。军法早就有这样的说法,只是你们诸君不知道罢了。要把握车战的精髓馀意,无过于此。因为这样结阵的话,战士团结一心,人心稳定,同生共死,则能持满,永不退缩。敌虽然进攻锐利,也不能攻破我们阵地。如果只知道车战的优点,可以用于平原旷野之间,而没有懂得车战的具体办法,那他失败也就是应该的了。敌人骑兵长于奔冲,如果我们不把士兵结成一块,敌人骑兵一冲击,我们就散乱了,怎么能抗击敌人呢。”听到吴璘这么解释,大家才放心了。
,!
宋军把阵法训练熟练之后,就准备大举向北攻击金人。
绍兴十一年(1141年)九月,右护军都统制吴璘,及金统军呼珊战于川陕交界的剡家湾。
金统军呼珊与大将军迪布禄合军于刘家圈,准备与吴璘进行大决战。
这个金人统军呼珊英勇善战,迪布禄诡计多端善于计谋,两人多次在进攻宋军中都取得了胜利。这一次,他们像往常一样,认为志在必得,会很快打垮宋军。
金军来到刘家圈后,占领了战略高地,据险自固。这个地方前临峻岭,后控腊家城,进退有守,他们认为宋军必定不敢轻易进攻侵犯。
吴璘揣摩得知敌情之后,在发起进攻的前一日,召集诸将,问说:“我们怎么战斗才能一定必胜?”统制官姚仲说:“如果我们在原上与他们战斗,那么我们就能取得胜利。”吴璘也以为然,但是诸将商议却有不同意见。吴璘说:“诸将之所以不认同这个办法,主要是惮辞劳苦,不想去攻打原上的金人罢了。若果金人占据高处,乘势而下,那么我们就兵败如山倒了。”于是坚决支持姚仲的建议。
吴璘就带领两个将领仔细观察了敌军占领的高地,发现原上易守难攻,三面临河,一边又是深沟大壑,非常危险。但是只要方法得当,突袭还是有把握的。吴璘于是派遣人告诉金敌将领说:“有种的明日请战。”金人听闻之后皆大笑不止,更加放心不设防备了。二十一日夜半时分,吴璘派遣姚仲与鄜延经略使兼知成州王彦率所部衔枚直进,渡过河滩,跋涉峻岭,然后在半截山坡上安营扎寨。吴璘告诫诸位将士要出其不意,在敌人营寨的对面把栅栏布列结实,然后再向敌人开火。又派遣将军张士廉等人取山间小道以兵控扼腊家城,告诫他们说:“敌人的根本防守重点在刘家圈,若果他们失败后必定逃入腊家城。你们拦截住城门,不要让他们一骑人马进入城内。”
这天夜里没有月亮,加之山间大雾弥漫,伸手不见五指,漆黑一片。宋军已经到了山寨门口了,金兵才发觉有动静,赶紧报警。金人游骑赶紧返回去报告金帅,只听得金帅以马捶敲击马镫,后悔不迭地大声喊道:“吾事败矣!”
这时宋军已经列寨发火,发起猛攻。一些金兵还在睡梦之中,惊慌失措爬起来取兵器进行反攻。但是由于他们没有备全铠甲,根本抵挡不住宋军的弓箭强弩。
宋军士气益振,吴璘估计迪布禄另外还有计谋,必定会认为宋军想速战速决,因此不肯轻易出来迎战。金人大将军呼珊凭恃他以前曾经百战百胜的战绩,就去与迪布禄商议。呼珊(胡盏)、迪布禄(习不祝)凭借着他们人马众多,逼迫士兵前来迎战,拼死反扑,双方展开了肉搏战。
宋军有个猛士名叫杨万,号称“万人敌”,勇猛异常。他就派遣一部分轻兵去挑逗敌人,金军果然不胜其辱,大将军呼珊勒兵而出,直接冲过来,双方发生肉搏战。
宋、金士兵双方鏖击数十个回合,不分胜负,就更换一批人马,继续肉搏战。金敌兵强马壮,体力良好,宋军眼看体力不支,逐渐处于劣势。
就在姚仲、王彦二部危急之时,吴璘带领大军过来了,就采用新阵法与金兵展开鏖战。
这时,已经杀红了眼的大将军杨万喊道:“敌人居高临下,我们战地不利,应当把他们引到平旷地带和他们进行厮杀,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取胜。”吴璘呵叱说道:“如果那样的话,一旦有人喊‘宋军失败了’,那我们就站立不住阵脚了。我们后退,敌人前进,我们在气势上就已经输了。我发现敌人已经溃不成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