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赵匡胤的筹码(第1/3 页)
距离赵匡义上一次提出“划江而治”,还是上一次,条件没有任何变化。
但是,区别还是有的——
其一,上一次是赵匡义提出来的,这一次是陶谷提出来的,赵匡义提出的时候,赵匡胤还没有称帝,他的意图是稳住南唐,自己好站稳脚跟。如今,陶谷再次提出来,目的则在于麻痹南唐,为自己攻取扬州、篡位赢取时间。
其二,上一次提出“划江而治”的方案,对于李煜没有任何战略意义,因为当时他根本没有能力牵制李重进,更别提用兵吴越。可如今,清源军已经成为历史,留从效、陈洪进的割据势力被清除掉。
想清楚这一点之后,李煜表情虽无变化,可内心却十分震撼,甚至感觉,身上的汗毛悄悄立正!
赵匡胤,不愧是历史上的开国皇帝、一代宋祖,他的战略眼光太惊人了。
也就是说,从一开始占据许州,再到如今建都淮京,这漫长的局势变化周期之内,他早就看穿了李煜的企图,那就是“平定江南”!
现在,抛出“划江而治”这个橄榄枝,实在是太有吸引力了。
没错,淮南十四州,地盘是很大,可对于主要版图位于长江以南的南唐来说,并不是最优解,因为长江的存在,版图被划分为淮南与江南两部分,一旦发生战争,时间、空间、物资等各方面要素都很难协调,所谓“长江天堑”,实则是一个累赘。
但是,吴越不一样,地盘虽然小,却与南唐版图浑然一体,而且,它所生产的经济财富总规模,比十四州加起来还多!最重要的是,占领吴越之后,长江,就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天险”,再也不用担心润州、常州的战略缺口。
陶谷善于察言观色,小心翼翼地问:“大唐皇帝陛下,划江而治、各得其所,难道不是最好的选择吗?”
李煜表情缓和,说道:“陶尚书,你以为,吴越是那么好打的?”
“皇帝陛下,攻打吴越,自然不易,可是再难打,也比陷入淮南战局容易吧?”
“这么说,赵匡胤真的是一毛不拔、一点不让了。”
“皇帝陛下,宋主也有自己的难处,光是安置流民军,粮草筹备已经十分困难了。”
李煜不说话,做了一个“请”的手势,陶谷忐忑地端起酒杯,喝了一口。
李煜喝的很慢,他在观察陶谷的表情,也在快速分析自己的处境。
许久,李煜才放下酒杯,淡淡地说了一句:“代价呢?说说吧。”
陶谷喜上眉梢,长舒一口气,说道:“渡江之际,已经闻听皇帝陛下要进攻巢县,大唐军队已经驻扎含山,可否撤回?”
“还有呢?”
“大别山走廊,宋唐两国约定边界,舒州以北归入大宋,南边三县及沿江地盘,仍属大唐!”
一旦同意,那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郑彦华这个清淮节度使还没上任,战斗任务就取消了,日夜兼程的李景达,赶到裕溪河口就只能就地停留。
至于蒯鳌、诸葛涛这两个“祸害”,现在要是通知他们停止进攻,估计就得原地骂娘!
“陶尚书,你应该知道湖口(舒州以南)、裕溪河口(和州以西)两处的重要性,北面偌大地盘,若是都在赵匡胤的手中,你觉得,朕能安心吗?”
这两个地方,只要庐州发兵攻打,立即就会陷入被动,南唐想要支援,就得克服渡江运输物资、兵源的困难,成本太高,反应也没那么快。
赵匡胤这个要求,就是老子承诺不打金陵,但是必须占领安庆!
五代十国时期,舒州(潜山)治所为怀宁,下辖之一,就是安庆!
有点军事常识的都知道,安庆不仅是下游金陵的门户,还能遏住上游湖口,顺流直下,直接干到洪州。
形象一点说,赵匡胤一把攥住李煜的衣领,拿把刀子抵住脖子,信誓旦旦地说,我今天不杀你!
陶谷听了,并未慌张,反而说道:“昔日,蕲州一战,唐将卢绛一夜之间,连夺六县,攻下舒州,张琼望风而逃。今年,和州一战,唐将诸葛兰率领骑兵,追至含山,张琼再败,赵彦徽战死!大唐皇帝陛下,如今又发兵前往,若是巢县、舒州一起失守……两国怕是永无宁日。”
陶谷的意思很明白,李煜担心自己的安全,赵匡胤同样担心自己的安全。
赵匡胤那把刀抵住李煜的脖子,李煜手里也有一把刀,对准了赵匡胤的下三路!
无论谁出手,都会将对方置于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