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应该逐客(第1/2 页)
萧风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专注的大臣们,开始直入主题:“据咸阳的朋友所述,又有其他国家人士试图挑拨,要王上将所有外国人员逐出国境,并宣称要还天下一个‘清明’。那么,我想请问各位,这‘清明’具体指的是什么?”
秦王敏锐地察觉到了萧风言辞中的重点,直接追问:“你说的朋友是哪位?”
“陛下无需担忧,我来朝廷效力,我的朋友也必然是陛下的朋友。况且他们是秦国人,自然是忠于陛下的。”萧风淡定地回答,将主动权交给了秦王。
“萧大人,你这话说得太不合礼制了!”廷尉赵云厉声指出。
“噢,大人别着急。萧风的意思是,陛下,是否认为我们应该逐客?”秦王的目光转向萧风。
“陛下,对此事萧风确实有自己的见解,但国政之事应该广泛征集众人意见,以达到最优结果。我只谈其中一个观点,剩下的,我想为陛下举荐一位人才。”
“说来听听!”秦王示意他说下去,随后返回座位坐了下来。
“自从大秦国建立以来,众多贤者来自外国,为我国贡献卓越,诸位对此想必十分清楚。”萧风缓缓道,“如穆公时代任用百里奚、蹇叔成为一代霸主;孝公时代,商鞅变法使得大秦国空前强大;惠文王时,张仪打破六国联盟,拯救了秦国于水深火热之中。这些辉煌的成果都是依赖贤者的贡献。”
稍作停顿,观察众人陷入沉思的模样后继续说:“并不是秦国人逊色,而是得到这些人才而未能重用实在是巨大的损失;倘若不重视而将其逐出,无疑是在向其他国家送去人才,反而更加不划算。况且,秦国将来是要统一六国的,日后的人才同样需要重视。”
秦王陷入了沉思,“如你所言,我们若是驱逐人才岂不是错失机遇了?”秦王不禁心惊。
“确有此意,但此刻事情尚未发生,请陛下周密考虑。”萧风缓声说,“之前提及的,我可以推荐一个人选。此人就在大人的幕府中,不知大人是否愿意引荐?”
“噢?萧风你所说的是何人?” 吕不韦闻言立即回应道,想要了解萧风提到的这个人。
“此人名叫李牧,字通天。不知大人还有没有印象。”萧风微笑。
“李牧!” 吕不韦立刻想起来,兴奋地看向秦王,“此人正是在我的府中。陛下,请下令召其来此。”
秦王笑了笑,心中略有期待这位萧风举荐的人,“好,来人去唤。”
对萧风而言,此刻推荐李牧并非因良心发现或心虚,更多的是看重他的才华。如因不久的未来政治变动而失去了这样的天才,实在是一大损失。李牧一旦获得重要地位,他定不会忘记推荐者的恩惠,在重视声誉的时代中,无论如何,他不可能以同仇敌忾的方式来报答自己的恩人了。
而萧风也需要这样的朋友,在外征战之时可以更加放心,避免自己不慎触及到不熟悉的规定。
“萧大人,你是怎样得知李牧其人的?”秦王饶有兴致地询问。
“陛下,此乃家父曾告诉我的,这位李牧师承名家。相比之下,萧风在军务上的能力简直微不足道。” 萧风再次顺水推舟地说,并顺势称赞了一下李牧。
“报告,客卿李牧已经到来!” 太监高亢的声音打断了对话。
“传!”秦王扬袖回到座位。
这是一位年约三十多岁的男子,黑衣束发,三缕短须,典型的士子装束。他的表情沉稳,显得颇有心机。
“臣李牧拜见陛下。” 李牧低头恭敬行礼。
(注:由于上下文中某些关键情节有所变化,故这里假设角色名字等略有更改,保持故事连贯。)
秦王初见李斯之时,心中也是颇感不适。如果不是因韩震极力推荐,此刻李斯可能已被遣出宫门。然而此时不便多言,只能挥手示意道:“免礼!”略作思量后,又缓缓道,“近日朝会,寡人与众卿讨论过后计划数日后遣散所有客卿于六国。不知身边那位年轻人,他说你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你不妨说出来听听。”
低头不语的韩震内心暗笑,并没有说过此类言论,此刻居然将此事归结到自身身上,倒是有几分玩味!
李斯因秦王一语震惊:强大秦国为何会作出此决策以排斥别国之人才?又对旁边的这位年轻人产生些许疑虑,这年轻人估计也就十几岁而已,竟知晓自己意见?但无论如何,不能失礼才是,为了能够在秦国有所施展空间,只好向着秦王及韩震微微拱手:“启禀殿下,我对这一举措确有己见。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