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第 16 章(第1/3 页)
孟笙笙背着背篓,里面装着一小包她自己腌的萝卜缨子和小鱼,另外还有一封信,是她仿着原主的笔迹写给家里人的。
去邮局寄了包裹,孟笙笙拿不准自己应不应该去一趟公安局。
按理说,没人会相信一个六七岁孩子说的故意害人命……相关的话,更何况,高秋香本人没死,她自己都没到公安局反应相关情况,她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外人巴巴的去公安局操这份心干什么?
她按下心里的思量,拿好钱票,去供销社买些桃酥和红糖,再看看有没有鸡蛋。
这具身体在她来了之后,好似才开始生长一般,有时候晚上睡觉,腿抽抽的痛,这两天才发现,她穿的衣服胸口憋得慌,裤子也有些短了。
还在长身体啊。
得买些好东西回去给自个儿补一补,不过这年头,好东西少,鸡蛋都算作难得一见的营养食品了。
可能齐艳红在休产假,她进了供销社,没见着对方,也就没找齐艳红,直奔卖红糖的柜台。
买了两斤红糖和一斤鸡蛋,她就从供销社出来了,又去了肉联厂,结果别说买肉了,连猪大肠这样原本没啥人喜欢的东西都没剩下,人家早早的卖完了东西关门了。
孟笙笙真失望了,动了去黑市晃悠一圈的心。
黑市,听名字就知道,这里面肯定和正常的市场秩序没得比,缺乏正常的监管,肯定就有黑吃黑的情况发生,要是发现你是那种带着好东西的肥羊,再进一步摸清楚了底细,缠着你和对方交易,然后嘴上说的天花乱坠,然后直接带着你的钱就跑路,最后落得个财物两空,啥都没有。
关键的是,你还没地方去说理去,更不敢报公安,被抢了也是活该。
她来的时间也不少了,也听说过黑市相关的情况。
南河县的黑市在原本的老县城区那一块,在县城的西北角,那里差不多都是老建筑,附近没建厂,也没被划进各个新建厂子的生态圈里。
更重要的原因是,这里住的有很多建国前窑/子、大/烟/馆里的人,被解放之后,这些人很多都改邪归正过上了正经日子,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好吃懒做惯了,改不过来,挂上个布帘子,就暗地里做起了皮/肉生意。
这样一来,附近来来往往的人就多了,三教九流的人居多。这些人,不怕事,啥都敢干,倒买倒卖的事一多,这里倒形成了一定规模,成了个黑市。
黑市这种东西,县里领导知道禁止不了,这里关了那里开,是一样的,于是也只是暗地里关注着,只要动静大了,就给点教训,就都收敛了。
更何况,大家都要生活,有些公家人,上班的时候公事公办,家里的媳妇老妈为了家里桌上有好东西改善日子,还不是一样往这地方钻,大家该松松手的时候,一样松松手。
孟笙笙给自己脸上抹了点灰,露出一个憨憨笑,把自己的气质变得土气了很多,到了老城区这一块儿地界。
来这里的人不少,不像正常逛街那样把东西摆地上任人挑选,好些人都把东西藏的隐蔽,有人想看看东西,都得做贼似的悄悄的看。
孟笙笙:……
一个偷感很重的地方……
她护着自己的东西,跟着一个挎着篮子的婶子,找到了一个卖肉的人,对方脸上也是抹得黑一块白一块的,但是身量很高。
在婶子买完肉离开之后,她也操着半生不熟的乡音,用比正常市场上高出三倍的价买了两个筒子骨和三斤肉。
东西买好了,正要回家的时候,她是怎么都迈不开这个腿。
招娣那丫头昨天下午专门找了她,说她妈是被一个老神婆给害了。
尽管在这几年,整个国家搞“破除封建迷信”这一套都快疯魔了,极端一些的,就连中医、古代典籍啥的都给毁了,但是对于这些乡下的人来说,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思想并不是那么轻易就能破除的。
高秋香就属于这类人,她嫁到周家八年了,一连生了三个女儿,没儿子一直是她的心病。
当地人叫那老神婆“瞎婆”。瞎婆不瞎,只是看东西有些模糊不清罢了,但是一人这么叫,其他人也就跟着这么叫了。
高秋香在娘家的时候,在自己嫂子那里知道了这么个人,因为高秋香嫂子喝了瞎婆的药,没两月就怀上了,到日子了就生了儿子。于是高秋香就把瞎婆当成了救命稻草。
每次借口回娘家,她都是去找瞎婆拿生儿子秘方去了。
每次去了,时不时还能见到很多和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