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陈侯挟天子,诸侯皆异动(第1/2 页)
初平二年
即公元191年
夏,六月
被董卓废为“弘农王”的时年十六岁的“孝灵皇帝”长子——刘辨。
在青州齐郡治所——临淄,再次登上皇位,并用改用“延汉”为年号,并将临淄作为“陪都”,一直跟随他的唐姬被册封为皇后。
刘辨本不想登基,只想在青州做个富家翁了此残生,然以裴良为首的陈宪部下纷纷前往观阳县主府劝解刘辨登基。
刘辨经历皇位动乱、生离死别,还看不出这是什么意思?
刘辨通过皇姐“万年公主”刘莹表示和陈宪进一次谈话。
至于陈宪允诺了什么?除了钱汉没有人知道他们谈了什么,就连陈宪的近卫统领许褚典韦都不知道。
数年后,陈宪麾下诸将也只知道陈宪答应刘辨的一个要求。
刘辨再次登基前,陈宪以“救驾不力,辜负皇恩”辞去大司马和骠骑将军。
陈宪还将此事告知天下,天下群雄如袁术之流笑陈宪“愚蠢”;了解陈宪的曹操、袁绍等人却觉得陈宪别有他图。
然,不到十日,青州又传出灵帝长子刘辨于临淄再登大宝的消息,天下震惊。
刘辨登基后,拜陈宪为大司马、大将军、录尚书事开府仪同三司,赐假节、都督中外诸军政,青州牧!
大司马、大将军二职合一位在三公之上且掌军权;录尚书事则是总领尚书台属于掌政权;开府仪同三司则是可以开府任人为职;赐假节、都督中外诸军政则可以代替皇帝向外宣战、作战。
(“都督中外诸军政”本来应该是“都督中外诸军事”,掌禁军之权,陈宪在钱汉的建议下改一个字则直接掌控京师)
总结来说,刘辨就是个傀儡,而且还是自愿的;陈宪目前虽未登临皇帝之位,实际已经掌皇帝之权柄,行如历史上汉末最后的丞相曹孟德和蜀汉丞相诸葛孔明。
至于为何不直接登临“丞相”也是为了和现在“恶贯天下”的董卓区分,至少在纸面上和礼仪上表明陈宪对刘辨的尊敬。
“假节”这是陈宪没想到的,因为这是代替皇帝行事,这是刘辨自己决定的虽然有没有没什么太大区别,但至少陈宪执掌军政更合法。
这也是刘辨对陈宪推表唐姬为皇后一事投桃报李,反正陈宪已经基本封无可封不如做个顺水人情。
刘辨册封了皇后后,表示自己得了病需要养病,册封了陈宪一系列官职,由陈宪待为处政,行如周公故事。
陈宪获封后天下震惊,但总的来说不像董卓入京后;陈宪的口碑相当不错,“吃相”也算看得过去,故天下诸侯除去董卓、袁术、刘焉都没什么愤怒大多是嫉妒甚至有的是巴结。
董卓暴怒是因为陈宪立刘辨对他造成相当大的影响,刘辨是皇长子登基为帝则更加正统,这让他手上的刘协变成“鸡肋”。
袁术、刘焉则是日常不服,二人都觉得自己才是天选之子,不服陈宪“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吃饭时听闻此事,饭碗都掉了,他的聪明才智当然猜的到,刘辨肯定是讨伐董卓时偷偷抢下来的,陈宪居然神不知鬼不觉把刘辨藏的这么深。
袁绍等人听闻此事,那表情就是个表情包,先是震惊、后是暴怒,惊的原因和曹操一样,怒当然也是嫉妒。
陈宪授封后首先以“大汉皇帝”向天下发布“招贤令”,号天下英雄来临淄“报效天子,中兴大汉”。
其次对于董卓派人造谣刘辨是假,陈宪则是派人请来曾见过刘辨的“荀氏八龙”荀爽(荀彧的叔叔)。
(陈宪在洛阳教授皇子时,曾与其有过一些交情,他在历史于初平元年即公元190年因病去世,两年前陈宪派人将其接到青州治病同时在“稷下学宫”任教授,老爷子现在吃嘛嘛香,身体倍棒)
作为天下闻名的“硕儒”,荀爽确认后当即以自己名誉作保刘辨是真的“孝灵皇帝”长子,当今的皇帝陛下。
荀爽被陈宪以皇帝名义任为“太中大夫”主着作郎事,儿子荀棐被任为“着作郎”。
(“太中大夫”是九卿之一“郎中令的属官”负责讨论朝政,除太中大夫还有中大夫、谏大夫,没有人数限制,多时可达几十人。)
(“着作郎”本是曹魏才出现的官职,主编撰国史之责)
荀爽本就对陈宪心存感激,经历两次“党锢之祸”的他,早以一心着书,先后着《礼》、《易传》、《诗传》等,如今不经一越成为大汉的“太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