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物议沸腾,各方反应(第1/2 页)
在南楚间者的四处传播之下,很快就将张良在南边所做之事添油加醋的给传扬了出去。
消息很快就传遍了蓟县,乃至整个幽州,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讨论。
不少儒生义愤填膺,跑到了王府之前请愿,请求汉王严惩张良。
朝廷里也是,弹劾的奏折犹如雪花一般飞向了中书省,那些弹劾的官员虽然位置都不高,可四品以下近乎七成的人都上了折子。
中书令戏志才再也压不住这些消息,也不敢再压,于是带着厚厚一摞奏折,前去汉王府请罪。
彼时刘备也听到了消息,一开始还没当回事,以为是南楚暗间又在四处传播流言,只是吩咐绣衣卫去查此则流言的出处。
之前刘备在忙着秋收的大事,许多政务都是中书令戏志才代为处理的。
中书省只有遇到比较重大和紧急的事情才会将加注了意见的折子派人送到刘备那,等待他朱笔批红,给事情拍板。
这也是刘备一开始不信的原因,他并不觉得戏志才会如此欺瞒他。
可很快就被打脸了,看完戏志才带来的折子,刘备顿时就火冒三丈。
“你是怎么敢的,这等大事也敢替他遮掩。”
“敢情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近乎八成的军队都被拉到了南阳去与南楚决战。”
“看看这个混账在南边都干了些什么,纵兵劫掠、逼迫他人背井离乡、屠城,他是土匪还是胡虏?”
“整个兖州以及南阳四县一共迁徙到冀州近乎五十万人,那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而不是什么牛羊牲畜。”
“府库和钱庄的钱都被花完了,如何安置,拿什么钱来安置,你有没有认真考虑过。”
“戏志才,我的中书令,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王上?”
“我待你以诚,你就是这么回报的?”
知道刘备在气头上,戏志才没有辩解,只是将头上的进贤冠摘下放到地上,随后跪伏在地上请罪。“臣罪该万死,还望王上降罪。”
刘备抄起桌上的玉质砚台准备砸出去,可脑海中浮现出戏志才那数年如一日的勤勉模样,终究是又将手放了下来,狠狠的拍在桌案之上。
“来人,去宣韩旭,我倒要看看他这个绣衣卫指挥使是替谁当差的。”
随后刘备也不理会跪在地上的戏志才,而是深吸一口气靠在木椅上闭目凝神,认真的思考着这一件件大事。
两刻钟之后,绣衣卫指挥使韩旭跪在了戏志才身边,承认自己隐瞒不报,的确在帮着张良拖延消息。
其实比起戏志才,韩旭在这件事上的沉默才更让刘备生气。
绣衣卫可是他的眼睛、耳朵,结果却统统失灵,又如何能够让自己高枕无忧。
“韩旭,看来你自认是如玉的人,听他的话多过于我。”
“既然这样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从即刻起罢免你身上的一切官职,廷杖三十,去绣衣卫的诏狱待上三年,之后还你自由。”
跪在地上的韩旭其实松了一口气,绣衣卫指挥使该效忠谁他十分清楚。
可旧主张良以马韩部建藩属国与灭亡之间让他二选一,因此压根没得选,只能冒着身死的风险来欺瞒刘备。
这么说吧,以绣衣卫的情报能力,就是戏志才在压消息,刘备也不至于什么风声都收不到,否则当初设这个部门,养着数千上万人又有何用。
狗一旦不再忠于主人,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死。
要不是刘备看在张良的面子上,早就赐死韩旭了。相比之下,受三十廷杖,被囚禁三年,这个责罚并不算太重。
韩旭在被带走之前重重地叩了几个响头,直将头磕的鲜血直流,以此来表示对刘备的歉意,后才被士兵押着去受刑。
其实刘备又怎么不明白韩旭一定是受了威胁,可绣衣卫指挥使这个位置太过重要,忠心要大于能力。
对其心中存了疑虑的人他就不打算再用,准备重新物色一个人选。
接下来就是处理戏志才的事情,刘备纵然生气,可这么多年相处下来,对方既有功劳又有苦劳,加上只是代他那四弟受过,确实有些冤枉。
想通之后气也就消了,起身将戏志才拉了起来。
“唉,说说吧,我那好兄弟是怎么说服你的,还有我猜恐怕不只是你一个。”
“如今我才明白过来,能够看破他谋划的,要么是被他提拔过,在此事上和你一样保持了沉默,要么就是被以各种借口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