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1/4 页)
常年泊靠在未名湖湖心小岛上的汉白玉石舫,出自前清大贪官和���〉暮蠡ㄔ埃�贝笕嗣挥幸蛭��呈呛瞳|的遗物,就把它清理了;博雅塔是北大一个用来供水的水塔,他们竟取照通州古燃灯塔样式,做成了一个景点性建筑,耸立在未名湖畔,这是北大的思想特色。
如果恰逢碰上下课时间,北大校园内,汽车、摩托车、自行车挤成一团,彼此较劲儿、肉搏,黑压压的人群拉长脖子看不到边。只刹那,北大变成了东北的乱炖大锅菜。街道、操场、饭堂、湖畔、商店、邮政所、银行,黑色的人影塞满了各个花花绿绿的缝隙。这是北大的视觉特色,是整个中国的特色。
人们应该很难记起这位故去多年的老人,早在四十多年前,这位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任的北大校长,就向共和国递交了他的控制人口理论报告,如果当时能采纳他的建议,中国就不会出现一次次生育高峰,就用不着在城市搞劳民伤财的知青上山下乡。
在若干年后,人们终于回过神来:错批一个人,多生三个亿!
这个被时代刻意拐过的人,就是曾经住在北大燕南园63号的马寅初。
一
燕南园和勺园、淑春园、朗润园、鸣鹤园一样, 也是北大诸多景点中的一景。不过论年纪,她在上述诸园中,只算得上儿孙辈了。尽管这样,燕南园因洪业、翦伯赞、周培源、陈岱孙、冯友兰、汤用彤、冯定、王力、朱光潜、林庚、侯仁之、冰心等人曾在这里居住过,便显得更加不同寻常起来。
1951年6月,北大数千名师生在沙滩红楼广场聚会,欢迎马寅初就任北大校长。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的文、理、法各院系以及其他一些大学的有关系科并入北京大学,北大校址由沙滩迁至燕京大学所在地“燕园”,就在这时,70岁的马寅初住进了燕南园63号。
燕南园整体面积不大,总共有17幢美国庭院式别墅,清一色的灰砖小洋楼。马寅初故居在燕南园西南角,他住的房子与周围其他建筑风格迥然不同,是传统的中式砖木结构的平房,院中长着丛丛修竹,古树仍然不服老,火气旺得一年到头都袒露着胸膛。
马寅初虽年逾古稀,但步履矫健、声若洪钟,不管在什么场合讲话,他总是自称“兄弟”。一次,在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的报告会上,他说:“今天高教部请客,兄弟我吃了几杯老酒,刚才,李副总统的讲话……”可能酒喝多了点,马寅初竟把李副总理说成李副总统,而且一连说错两次,实在让人忍俊不禁。
就是在这所院子里,1957年4月25日,马寅初在接受《文汇报》记者杨重野时,第一次向社会公开坦言了他的控制人口理念:“1953年6月30日我们全国人口普查的时候,总人口数是601938035人,现在过了四年,按照我国人口增殖率25 ‰计算,每年要增加1500万,那么现在我国的人口至少是65000万,照这样计算下去,五十年后,我国人口就有26亿,超过现在全世界人口的总和。你看这还得了。”
“人的繁殖,的确是无组织无纪律的,我认为不能再这样下去,我们现在有计划经济,同时也应该有计划生育。”
马寅初认为应采取“推迟结婚年龄,大力宣传避孕,并且要用行政手段控制生育。”
马寅初提出了他的新人口理论。在他之前,西方有位姓马的也有一套人口理论—著名的“马尔萨斯人口论”。
马尔萨斯认为:人口是按几何级数增加的,而粮食则是按算术级数增加的。一个乘法,一个减法,到头来地球因为人口膨胀、粮食短缺,就必然导致战争或瘟疫,去解决这一无法解决的问题。
马寅初倒是觉得这位西方老兄仅说对了一半,人口是按几何级数增加的,但粮食在中国同样也是按几何级数增加,拿中国来讲,这几年人口增加率是千分之三十,粮食增加率是千分之四十到五十,可见粮食增加得很快。更重要的是,作为社会主义国家,面对日益增加的人口,我们不能用战争的残酷手段来解决。
马寅初—老马识途(2)
不过,粮食增加的速率不可能永远这样增长下去,再加上耕地面积有限,将来经济发展了,工业还会大量占用耕地,人口如果不有计划地加以控制,就会出现因人口失控所带来的一系列严峻问题。
两天后,《文汇报》发表了马寅初关于人口理论的谈话,几乎于此同时,马寅初在北大的大饭厅,举行了关于人口问题的演讲。这是他在新中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