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第2/4 页)
精神”,完全是死吃活撑的填鸭式教育,硬生生的保持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高考升学率。基本上除了成都的 479 和当时还属于四川的重庆的那几个重点外,在省内就只有双流的棠湖中学可以打个平手。但是不要忘了这些学校都是成都重庆这些比较“好”的地方的学校,生源素质和我上的那个学校完全不是一个等量级的。
差别有多大?我那个学校的高中,一大半都是本县农村里来的孩子,很多人到县城上高中之前从来都没有上过体育课!没有见过真正的足球和排球!很多人连英语英标都不会读,完全是靠死背下来的,因为乡下初中的老师也不太会读……这是一个农业大县,农民贫困,读书是很多孩子的唯一出路。就在这样的环境下, 20 块钱过一个月,一双回力帆布篮球鞋穿三年,读到高三还没有看过电视,最后考上清华北大……现在大城市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值得好好想一想。这里并不是说这种“发狠”式的教育方法就是对的(这种方式逼出来的大学生在动手能力和社会能力上普遍非常差),但是那种精神的确值得我们学习。
摆两个关于这个中学的流传已久的“花边”,让大家有个形象认识:
1… 据传,不知道是哪一年的事情,某教育部大员亲临视察,巡视一番后,表扬“农村中学办成这样很不错啦!”,众人晕死一片,陪同的省教委大员小心提醒“这个学校也是省重点来的”,教育部大员有点尴尬,想了想,改口“省级重点农村中学也不错啦!”众人刚苏醒,一听马上继续倒下 ^_^
2… 这个是我在那里上高中的时候亲历:某次,又是某大员(不球晓得是哪个塌塌的),带了一大群四川其他省级重点的老师来“互相交流”,是一个夏天晚上来的。可能是这边学校接待的老几没把状况搞清楚,竟然直接带去了一个初中班的教室。大员怒“初中也上 6 天晚自习?还有老师在讲课?这个是不符合 XXX 规定的,你们 #@%@#%#!!!! ”接待的老几恐慌,赶忙带到高中部去,去了一个高三的教室。大员正步走上讲台,发表演说。没想到说了 5 分钟就昏倒在地,中暑了……教室里面没有吊扇,坐了 90 多个学生,室内外温差至少 5 度……后来大员发感叹“我讲 5 分钟都要中暑,你们的学生竟然能在蒸笼一样的环境下上 2 个小时晚自习,脸上都是油汗,爱富了油!”从此校长就把这个故事当成了“佳话”,每盘新生入校的时候都要拿出来秀秀,呵呵。
我在这个学校上了 6 年,到不是我不再调皮,而是环境让我变成了一个“好学生”。在那种环境下,你想乱整都不得行,根本就没人和你玩,时间久了你自己都会觉得无趣……于是只好把精力发泄在课本上,发泄在足球篮球上,不然就他妈真的是度日如年。在成都上中学的可以住校,可以和同学鬼混,在那里根本没得法,你想住校都不可能,他妈人家农村学生(占一大半)住宿舍都紧张,哪还有床位给你?家在县城的或者是县城有亲戚的统统都没宿舍,自己滚回家去住!
初中三年,那时候可能还不是很懂事,每年寒暑假回成都就是最爽的时刻,畅放了!后来上了高中后,慢慢醒了,知道了家里的很多事情,才把上大学提到了第一要务,从全班倒数几名开始追……
反正是,不堪回首!
好了,扯回正文,让我们回到初中毕业的那年暑假。
那时候我们那一伙的格局也起了很大的变化:张科搬家了,搬到了西门上很远的地方(好像在西门车站附近),上学也是在那边,和江海他们联系越来越少,基本上成了断线的风筝;懑娃儿在小学毕业后就没了踪影,跟着父母去西藏挣钱了;耗儿也跟着老妈去了外地,永远离开了成都;只有鸡公还和江海瓜皮在一起,但是他本来就没有住在我们那一片,他家在长顺上街,上学在金河宾馆对门的 14 中,到我们这边来的时候也少;我又是只有假期才回成都……这伙人里面,基本上就只剩下江海和瓜皮了,当然,还有唐怡。
就算是他们三个,其实也没有经常在这一片了。瓜皮上学在新南门,平时都住在爷爷家里;江海更远,他上学在金沙车站,住好像是在一个峨影厂的亲戚家;唐怡那时候好像也搬回了西北桥老妈那边去住,每天坐公交车上学……所以现在我们这伙人每次假期一碰头,那他妈就是狂欢,呵呵。那时候年龄也慢慢大了,屋头也没有怎么管,尤其是暑假的时候,经常在外面耍到半夜才回家,甚至集体跑到瓜皮屋头切睡觉。反正都在那一片,屋头的人也晓得,要找人就直奔红墙巷廖老板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