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1/4 页)
世的容颜,平平淡淡的口气,冷冷清清的眉眼,笑起来却这般温和,亮眼,出口的第一句话,竟是问他画舫中的孩子如何,而不是他。晚秋之时,西风飒飒,枯黄的落叶随着风在楚上尘四周飘飘扬扬,他的淡青色发带也随着那墨发四散开来,只那一个身影,迎着夕阳柔和炫彩的光,勾勒成画。
“我们走吧。”裴戎昱心头又是一番慌乱。
楚上尘点点头,“走吧。”
抱着楚上尘的身体御风而行,裴戎昱恍惚自己在做梦,早间那一具如此完美的酮体此刻就温温软软的靠在他的怀里,心中竟是窃喜,希望这条路可以再长些,再长些,就这么一直抱着……该多好。
寺庙门口本是郁郁葱葱的青竹变琼枝,那朱红点金的大门,铜制的门环古朴安静。似是待了千年一般,从门内传来一阵阵诵经之声,整齐而虔诚,听的人恍若隔世。
所到之处,因是极寒之冬,莲花都已枯败,一片片的枯萎的花瓣随着暗褐色的莲蓬在水中沉浮,唯一不变的,是澄澈的湖水,泛着点点墨绿,缓缓的涌动,一波波的涟漪,似是一层层的薄薄水晶,翻腾闪烁,甚是惹眼。
“啊!师兄!我想死你啦!”宣宗看到那红色点金袈裟的身影,大叫一声乐乐呵呵的扑上去,抱住道心大师的光头,吃吃傻笑。
道心大师似是颇为惊讶,而后蔼蔼一笑:“小宗,你竟来了。”
“是啊是啊,一别,四十年啦!”宣宗道人似是欣喜至极,眼中都闪了光。
道心大师淡淡的点点头,又将目光锁到楚上尘处,笑道:“都进来吧。”
随着道心大师缓缓的进了内门。寺内都燃着火炉,比方才暖了不少。楚上尘的脸色也红润了些,他先是给道心大师作了一个揖,道:“弟子参见大师。”
裴戎昱见了也顺势拜了一下:“弟子裴戎昱。”
道心大师捋捋长髯笑了:“嗯,戎昱气宇轩昂是有魄力之人。”
“多谢。”
楚上尘和裴戎昱是晚辈,也就恭敬的坐在一旁,并不多说什么,只静静的听二老叙旧。
“师兄,你这四十年就窝在这儿吗!真是的,也不和我们联系!”
道心大师弯了弯眼睛:“此处是宝地,道心有幸来此,位置主持更是荣幸。”
宣宗道:“荣幸你个头!你知不知道,这四十年发生了多少变故!”
“愿闻其详。”
……………………
“百里老弟的独苗没了!”
道心大师眸中闪过讶色:“怎么,百里师弟还俗了?”
“天呐,师兄你当真与世隔绝了!师弟和有一个叫黛月的姑娘都成亲四十年了啊!他的孙儿百里阙本都已弱冠之龄了。可惜那孩子从小天赋异禀精通医理,竟为个情字,哎……百里老弟就那么一个孙儿!伤心了好久!”
楚上尘听的昏昏欲睡,可此时,一个熟悉的名字让他的心头一怔。百里阙!?楚上尘握着茶杯的手一抖。
“等等,宣宗大师,你说……百里阙?”楚上尘眼中尽是不可思议。
“是啊,怎么了?”
“少年隐士,为人低调,文武双全,被誉为‘再世华佗’的百里阙吗?”
“上尘小兄弟怎么知道?想不到连你都听过小阙的名字呀!看来他还当真是名满天下啊!”宣宗道人本是眼中透着哀伤之色,听到楚上尘如是说,心头多了一抹慰藉。
“百里师傅名满天下,弟子自是听过的。”楚上尘的眸子里有些黯淡,说道。
裴戎昱更是心头一凛,百里阙!?传闻前太子赵彦师从江湖名士,可不就是复姓百里的人!难道,是这个百里阙?想不到……这么年轻……看楚上尘脸色都已变,难道,他和百里阙之间,有什么瓜葛吗?
想到这里,裴戎昱心头莫名的有些堵。
宣宗喝了一口茶水,随意用袖子一抹,连声哀叹道:“哎,可惜啊可惜!你是没见过小阙,生的那叫一个唇红齿白,秀目兰眉,怎的就死了!百里老弟那时候气的胡子发抖,势要找那害人性命的赵彦报仇!”
“啪”楚上尘手中的茶盏落了地,眸中凄楚讶异,又有些发愣。
裴戎昱的心也揪了起来。
“此事与赵彦有何牵连……他六年前就已过世了呀……功过都莫要再提了吧……”楚上尘讪讪的说。
☆、第四十七话、还俗归家,朝朝暮暮
“什么功过莫提!那渣子怎么能不提!我家小阙本来是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