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1/4 页)
不知何时,天上竟然落了瓢泼大雨,雨线密密如注,一扫残存烟尘。黯淡昏色之中,银丝接天连地,碧落幽冥,不过两端。
呼吸间,似有远方草木清香,绕于鼻尖不去。
有人于雨中披发跣行,嚎啕大哭,声嘶力竭,捶胸忘形,欲癫欲狂。
若是这雨早下片刻……会否有所不同?
此次焚城之劫确为大悲寺所为,这一消息早已散出,一时之间,大悲寺声名剧降,与魔头无异。
加之宣识色身死,哪有功夫来平此声潮。
风满堂一众静候城外,见他们出得城来,撑伞备马,一行人便往昆仑赶回。
或是刚见过了人间惨象,心有余悸,一路竟无人多言,寂寂无声,只闭目静思。
日夜兼程之下,十日后,终至昆仑。
与大悲寺一战中所损的玄圃宫,已经大致清扫过一遍,虽然还有疏漏之处,不过细枝末节,可缓缓整改。有些弟子身死,还有更多的弟子受了伤,但当祁薄阳站在天庭之时,大多数人的脸上并无怨愤,脸容平静,俯身之时青袍曳地,峻挺如青山。
大悲寺弟子众多,散于大荒各处。
虽然宣识色临终前,已下令散了大悲寺,但除了极少换下缁衣过平常生活的弟子,也不乏焚身随宣识色而去,或是隐于暗处,伺机再出之人。
太虚道的与祚山极默契地将原来大悲寺的范围,一分为二,于各自范围内开始搜寻大悲寺弟子。
若有结果,格杀当场——二者于这一点上出奇一致。
与是否心有仁意无关,无论是醒挽真或是祁薄阳都知道,终会有大悲寺弟子脱逃,只静待良机重来。
百年之后的局面或可想见,宣识色纵然不在,但谁都没有真的以为大悲寺会如此简单便真的湮灭了。
大荒,从来不是一成不变。千年间风起云涌,人物辈出,宗门林立,到最后不过昆仑、祚山、大悲寺与蓬莱而已。
当年昆仑一系化而为三,后又为四,如今笛吹云、白日迟与楼沧海,再加上归来的祁薄阳,四宗宗主自上回别后,重聚昆仑。
若是从前,有大悲寺作为太虚道与祚山之间的平衡,自然无碍。但宣识色已逝,大悲寺呈退隐之势,直接将太虚道与祚山推至对面,再无转圜余地。
祁薄阳执剑立于天庭,焚香祭告天地。
时隔千年,昆仑三宗重归于一,再无三宗之说,只有昆仑,祁薄阳为主。
沉醉是除昆仑外,唯一观礼之人。
耳边鼓点声声,檀香悠远,云气疏淡,祁薄阳站在他两丈开外,背对而立。
他扶剑的手修长却有力,玉冠束发,墨发飘扬,与长衣和在一处,祭唱之词音节舒缓流畅,悠远如隔世。
沉醉只觉心内有丝丝缕缕的情绪蔓延开来,眼前景象变幻,却是十年前与叶抱玄对坐之时。
那时他一时冲动,方有那一问,而如今……更迟了。
祁薄阳扔不下昆仑,他也舍不了长生之念,虽因蓬莱与昆仑两宗交好,而无冲突发生,但相见时间却少。
诸礼已毕,沉醉向前迈了一步,道:“昆仑景风剑,尚在凤凰城中。我将回蓬莱,恰与你一同取剑。”
祁薄阳神思略有恍惚,仍沉浸于方才肃穆中未出,片刻才回身,认真回他:“……好。”言辞郑重,似是许下什么承诺。
凤凰城一别后,当再无相见之理。
此后一月,西北之境几乎是血色盈天。
对于大悲寺弟子,稍或行藏透露,便有祚山或昆仑弟子提剑围捕。
追赶之下,少有逃脱。
祚山弟子行事只随心意,昆仑弟子虽然飘逸不群,可也没有心慈手软一说。
因之前焚城之故,对此作为,也无人说些什么。
应帝趁此之机,将古臧划拨到自己之下,对于祚山与昆仑所为,只作不见。
当年大悲寺四贤,涅仪死于醒挽真之手,葬身火海,尸骨无存。仲闲与重兆为风满堂带人所截,重伤逃脱,身死不知。
而知微从古臧赶回宣识色身边,自浮晅一现之后,再不见踪影。
天机阁诸宗,也将宗门迁回昆仑。
祁薄阳站在天庭之上,向下望去,却见原本空旷寥落的玄圃宫与阆风宫,突然多了些人气。
见此之景,心中不由触动。
夜间练了会剑,沐浴之后正待擦干头发,眼角及处,有人于屋角一跃而出,团身扑来,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