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第3/4 页)
帝的强大筹码,我先告诉你前因后果事实真相,免得明天他告诉你的时候把你吓着。”
慕容辉奇道:“什么事什么筹码?你怎
么知道他明天会告诉去?”
“也是,我不能说太满。”崔五郎自我检讨了一下,方道:“反正最迟明天就会有消息传到他手里,至于他准备什么时候告诉你我就不知道了。”
次日休沐,殿阁外阳光明媚花开荼蘼,延英殿中随着皇帝摔了一个茶杯,哗啦啦地上跪倒了一片。
燕帝看都不想再看地上的臣子一眼,负手合眼,低沉着声音道:“这一次又损失了多少人?”
“大约,伤亡五百人,损失辎重钱粮无数。”兵部尚书刘斌被推搡着出列,一面小声回答着皇帝,一边偷偷抬眼看向旁边纹丝不动的谢长英。
“柳循人呢?”
“这个……军报上说,乃是柳循擅自出兵,说是要给匪寇们一个突袭,打匪寇一个措手不及,却不想中了对方的计策,他倾兵而出,扑了个空,空有百人防守的行军大营却反被匪寇劫了粮草烧了大营。柳循率军回来时和攻袭我方的匪寇相遇,缠斗在一起,逃回来的士兵说,他们都没有见到柳循。”
没见到的意思是?燕帝心中掂量,无法就是两种,一种是被俘,还有一种是死了。
刘斌说得顺了,也就没有之前那么胆怯,继续说道:“陇州郊外多高山险谷,打斗之中有不少士兵跌落山崖,据陇州刺史这几日寻找的结果来看,柳循怕是也跌落山崖了。”
意料之中的答案,却让燕帝的心更加沉重。
殿阁中来自于上位者的压力源源不断,群臣俯首于地,似乎连大气都不敢出。
谢长英韬光养晦至今才信步向前,对燕帝禀奏:“圣上,微臣浅见,此时应当先将损失搁放一边,陇州匪寇之患越来越厉害,扰得百姓不宁,国家不安,为今之计是要先除匪患。眼下我方已经接连损失两员将领,圣上还是先安排下面有谁继续接替领导剿匪为好。”
谢长英说话,燕帝一向是顺杆爬得很快,顺着他的话问:“那依谢爱卿之见,这次该派谁前去剿匪为好?”
众人皆知,此次剿匪行动迟迟不见成效,朝廷损兵折将,燕帝已然是愤怒到了顶点,若是这一次派出去的人再徒劳而返,怕是连举荐的人也会受到牵连。
谢长英却没有丝毫怯懦之态,大方地禀报上心中人选:“微臣举荐上届秋闱武举探花,而今飞龙骑果毅,萧毅。”
此话一出,不但臣子们鸦雀无声,就连燕帝也感到有些诧异。
萧毅其人,系出江左名门,乃是将门虎子,萧氏历经两朝风雨不倒,太宗时魏国还盘踞江左与北国对峙,魏国名将萧荣举兵反叛,引燕兵南下,魏国才
迅速覆灭,而后萧荣之子萧允也曾在南疆蜀地立过赫赫战功。只是太宗因顾忌萧氏当年叛变之心,不敢启用萧氏子孙。
今日燕帝的疑心,比之当年的太宗皇帝,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萧毅虽然年纪轻轻就在禁军中做了果毅,可燕帝是断断没有重用他的意思。
燕帝挑眉看向谢长英,后者微笑着与他对视,从容无惧。
沉默了良久,帝王倏忽一叹,略带疲倦地下令:着飞骑营果毅萧毅为剿匪将军,领三千人马前去陇州平乱,即日启程。
众人都散去了,燕帝靠在宽大的御座之上,一手抚着双眼,一手搭在护手上,久久不动。
谢长英将宫女送上来的茶盏在桌上放下,沉静地等在一旁,过了片刻,燕帝睁开眼看到他,眼中没有流露出诧异,却佯装着诧异的语气问:“你怎么还在这里?”
谢长英道:“圣上并未叫微臣走啊。”
“朕明明说让你们退下的。”
“那臣更不能走。”谢长英静静凝视着他,直视天颜罪当失仪,可谢长英却一点都不怕论罪。“臣要是走了,谁来陪圣上。”
“你说这话像是……”他顿了顿,忽然觉得有些苍凉,手隔了下来,交握在一起,依然是惊人的漂亮,声音像哀叹,更想自嘲:“为君者,都是孤家寡人,无需要人陪。”
谢长英低声道:“微臣愿意陪圣上,直到圣上不再孤单。”
“朕已经选好了伴侣了,一辈子都不会变的。”
那人没有被打击,孤注一掷地道:“微臣斗胆,圣上放过他,也放过圣上自己。”
燕帝唰地站直了身体,冷冷地审视着他,“你知道你在说什么么!”
谢长英跪倒在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