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部分(第1/4 页)
可韩常郁闷了,关俺什么事啊,为啥子拉俺一起抽,还有没有天理了?
顺昌之战就这样结束了。
完颜兀术带着他的主力部队逃回了河南,龟缩如开封府内,准备严防死守。
金兵这样的安排能想到的理由只有两个:第一是刘锜和他所率领的八字军的战斗力:女真人坚称这不是宋朝的军队,而是从外国借来的“鬼兵”。
金兵当然不会涨他人的志气来灭自己的威风。在当天,他们确实看见了有很多的鬼神在帮助宋军作战。
为什么会这样?
这个问题很简单:金兵披着几十公斤重的、还裹得严严实实的盔甲在猛烈的太阳下晒上个大半天。再来几场厮杀,还得不到水分的补充(因为颍河水有毒)。
在这种情况下,人产生幻觉就再自然不过了。
不要说鬼神,甚至是太上老君、如来佛祖都有出现的可能。
金兵回防的第二个原因是岳家军的出动。
岳飞,南宋朝廷的这位兵力最多、辖区面积最大、武力值最高、民间声誉最为响亮的军方第一人。终于接到了来自朝廷的出兵诏令,开启了他人生中的最后的一次北伐中原的战斗。
纵观金国元帅完颜兀术的一生,他有三大不愿:第一是不愿意在水中碰见韩世忠;第二是不愿意在山地里遇见吴玠两兄弟;第三个不愿,也是他最忌讳的,就是在平原与岳飞相遇。
如今得知岳飞整员出动,他完颜兀术还不乖乖地退回开封城里防守?
这就有点奇怪了,当初朝廷死死摁住岳飞,宁愿派上象八字军这样的非主力部队,为什么现在会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难道是良心发现不成?
唉,良心这一味,在中国的历史上长期沦落为恶狗的专用食品。
高宗皇帝让岳飞出征的实际原因是:宋军在陕西战场上全面沦陷,川陕地区岌岌可危;假如中路的战场有什么意外,南宋朝廷就极其危险了。
朝廷的用意是,希望岳飞能够突击中原战场,震慑住金兵,从而逼迫金兵从川陕战场撤退,或者起码暂时停止进攻。
嗯?西北战场发生了什么事情,居然一败涂地。吴玠呢,他干嘛去了?
说起来,这事情还真的跟吴玠没有什么关系,因为在前不久,他误服丹药,已经回归到天上的神位去了。
英年早逝,实在是太可惜了。
一直以来,吴玠象是一面坚固无比并且带有尖刺的盾牌。
他不但保护着陕西这个重要的兵源之地,还扼守住川蜀的上游,确保着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安全;在稳固防线的同时,大量地杀伤金军的有生力量。
这些杰出的贡献。对于南宋而言,就是立国之根本。
人去楼空,当然值得可惜可叹,只不过南宋朝廷在这位英雄死后的种种安排,就显得让人痛心疾首。
吴玠死后。他的弟弟吴磷是最理所当然的接替人选。
身为吴玠的弟弟,吴磷参与了吴玠在西北战场上的所有战事,其中有多场的战役甚至就是吴磷直接指挥的,比如大散关之战。
无论从能力、人缘、声望、还是对西北战场的熟悉程度、等等,吴磷都是在当时最佳的一个人选。
可以这样说,只要是让吴磷接替他哥哥吴玠的班。西北战场就不会出现任何大的变动,即便吴磷很难比他哥哥做得更好,但也绝对不会差。
问题是,朝廷自有朝廷的选人标准。
南宋朝廷一直以来最忌讳的是什么?武将的独大。
这几年西北战场虽然安稳,但吴玠这个西北王的权势越来越重,也引起朝廷的种种不安;如今吴玠突然身亡。朝廷还不趁机把西北的权利给收回来?
对于吴玠的死,朝廷最终的安排是:
第一、追赠吴玠为少师,赐钱三十万贯,谥武安。
第二、行营右护军的军权上缴给川陕新任的一把手胡世将。具体军权下分,由三个将领负责,分别是吴璘、名将郭成之子郭浩、以及右护军的老行伍杨政;他们就是后来史称的“蜀中三大将”。
对于这样的安排,高宗皇帝非常得意。四川终于姓赵,不姓吴了。
结果是,高宗皇帝得意不了几天,完颜撒离喝的几万金国骑兵就入陕而来了。
不得不说,完颜撒离喝的入陕挑了一个非常好的时机。
在现阶段的西北官场上,忙的是如何重新划分新的辖区,各自参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