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2/4 页)
。郝大力看见黄千山捶打隧道内壁,他马上走过来问是否寻到出口了。黄千山将此处内壁摸了个遍,但除了湿润外,内壁与其他的完全一样。最后,黄千山摸到一丁点儿粘乎乎的黑色物质,他以为是重要的线索,等放到眼前一瞧,郝大力才说那是他刚才抹到墙上的鼻屎。
蔡敏敏跟顾长天、梁小玉围过来,他们看着隧道内壁,以为有机关暗道,但谁都看不出门道。劳月握进拳头打了几下内壁,打完后她就使劲地嗅,好像青灰色的内壁有香味一样。黄千山恶心地想,内壁上尽是郝大力的鼻屎,劳月居然闻得那么起劲,有钱人的脑袋真的与常人不同。
“这是波南洛活石!”劳月奇道。
“什么石?”黄千山迷茫地问。
劳月兴奋道,她说在19世纪中期,意大利北部的小镇伊夫雷亚有一位叫作波南洛的建筑师,有一次他从镇外的山里拉回一车石料,用来建一座教堂。奇怪的是,每次把石料打磨成需要的形状后,第二天石料又变大了很多。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波南洛发现那些石料居然能够生长,而且速度很快。波南洛想弄清楚这些石头为什么会变大,于是就送出一块石头到他在英国的一位朋友那里。
可惜波南洛所在的小镇几天后发生了屠杀事件,波南洛和他的工匠们都不幸遇难。他的那位英国朋友接到石头后,觉得不可思议,但波南洛已经死了,这位英国朋友去了意大利都没能找出石头的产地。波南洛的英国朋友为了纪念波南洛,于是就把石头称为波南洛活石,而这块石头如今被英国皇宫收藏。科学家们对其进行研究,但外露的资料很少,只说石头敲击时有一种烤牛肉的味道。
劳月说,矿物岩石形成后,在自然条件下会发生风化、变质、沉积等变化,其大小、性质也会发生变化。通常,由大到小很明显,比如风化、干裂,但由小到大需要极漫长的地质过程。波南洛活石之所以叫活石,是因为这种石头有一种生物性物质附在上面,究竟是什么物质她不清楚。只不过五年前劳月有幸和父母在英国遇见了一位研究波南洛活石的专家,他们亲眼见过一份样品。那位专家告诉他们,波南洛活石最奇特的地方就是能在无光条件吐出氧气,这也是为什么科学家们确定活石内有生命物质附着的其中一个依据。
黄千山听得一头雾水,他问:“就算能解释我们在封闭的隧道内有氧气呼吸,但波南洛石跟找出口有联系吗?”
劳月笑道:“波南洛活石会生长,若是第一批闯入者逃出隧道,又没留下任何痕迹,极有可能是打破了其中一处,多年后波南洛活石又长了回来,我们自然看不到蛛丝马迹。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刚才说的,山管人丁水主财,波南洛活石尽管很硬,但水能渗透波南洛活石。只要吸满了水,波南洛活石就很容易被打碎。”
“波南洛活石那么神奇?我摸着它,觉得不是很软,还是很硬嘛。”蔡敏敏失望地说。
“但比起一般的石头,它碰水后硬度大减,只要运用方法得当,这面墙是能打破的。”劳月肯定道。
顾长天摸了内壁后,支吾地说:“打……打不……碎。”
黄千山看着顾长天,他的嘴已经变形了,一说话伤口就被扯开,谁都不忍心继续看下去。黄千山担心地问:“先别说能不能打碎这面石壁,万一后面全是水,打破了水不就涌进来把我们淹死了?”
劳月自信地说:“绝对不会。黄先生你刚才也说了,天门乃入口是线索,结合这面石壁再合适不过了。再说,隧道内没有尸骸,这说明第一批闯入者成功地走出了隧道,石壁后肯定是通往女王墓的地方。”
时间不多,黄千山拿出瑞士军刀往内壁上猛刺,没想到石壁真的一刺就落下一大块,还伴着一股烤牛肉的味道,郝大力闻得流了一嘴的哈喇,因此他也使劲地跟黄千山一起猛刺隧道内壁。石头毕竟是石头,硬度再低也很难打碎,辛苦了几乎半小时,黄千山终于打出了一个小窟窿。
窟窿里涌出一滴水,他们很快听到滴答水声,而波南洛活石已经被他们打碎了半米的厚度。黄千山和郝大力、劳月有一鼓作气,再过十多分钟,隧道内壁终于被打出了一个洞口。劳月首先爬过去,然后将其他人一一接过来,等他们出来以后才发现隧道的另一面有一道细流坠落,正好打到隧道的外壁。
隧道后是一处宫阙,从隧道外出来有一道阶梯,黄千山数了数,一起有八十一阶。宫阙周围有一道水渠,水质清澈,不像是岩洞里的那种怪水。也许是因为引入地下水的缘故,宫阙内的瓦顶都褪色了,柱子台基也都龟裂,木制的器具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