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2/5 页)
:这里指中国。
2。水月:佛教用语,比喻一切象水中月那样虚幻。
3。惟怜:最爱。
4。灯:双关,以舟灯喻禅灯。
【赏析】:
这是赠给日本僧人的送别诗。前两句不写送归,而写来处三、四句才暗示归途邈远。后半首不明写送归,而写海上景物,这就拓宽诗境,不受内容拘泥,使较窄的题目,能有丰富的内容,成为好的诗篇。诗中多用了“随缘”、“法舟”、“禅寂”、“水月”、“梵声”等佛家术语,使全诗笼罩在梵音禅境之中,使人如沐佛光,整个诗境也优美起来。紧扣送僧的主题,寄寓颂扬的情意。
钱起
(约720…约782),字仲文,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天宝九载(750)进士,曾任尚书考功郎中,大历年间当到翰林学士,是“大历十才子”之一。有《钱考功集》。他的诗以五言为主,长于写山水。他的诗观察细腻、选景新巧、用词精致。
�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五言律诗
钱起
泉壑带茅茨,
云霞生薜帷。
竹怜新雨后,
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
秋花落更迟。
家童扫萝径,
昨与故人期。
【注解】:
1。泉壑:犹山水。
2。茅茨:茅屋,此处书斋。
3。薜帷:薜荔爬满墙头,像帷幕一样。
【赏析】:
这是邀约的诗,约杨补阙前来书斋叙谈。诗前六句极力铺陈谷口美景,极写书斋景物,幽静清新。雨后新竹,生机勃发,鸟语花香、晚山夕照,余辉动人,秋花未落,仍有蓓蕾,如此境地,怎不促使杨补阙践约前来?“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也不愧为写景妙句。全诗气态悠闲,幽景美情,令人向往。
�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五言律诗
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
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
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
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
淮上对秋山。
【注解】:
1。汉江:即汉江,流经梁州。
2。流水:喻岁月如流,又暗合江汉。
3。萧疏:稀稀落落。
【赏析】:
这首诗写久别十年之后的故人,忽然在淮水重逢的喜悦之情,感慨至深。写相聚、痛饮和欢笑,写环境、形貌和心思,是诗的主体。诗的结构细密,情意曲折,重点突出。这首诗写聚带给人的悲喜之情,跌宕起伏,情重意深。由旧时之聚而后聚,至当日之再聚而再聚,人生剽忽之感充分流露在字里行间,伤感情怀溢于言表。蘅塘退士评此诗说:“一气八折,八句如一句。”
韦应物
(737…?),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十五岁即在宫廷中任玄宗皇帝侍卫“三卫郎”。屡仕为滁州刺史,终苏州刺史。有《韦苏州集》。韦应物是盛唐的山水田园诗人,他作诗仿效陶潜,称为“效陶体”。他的诗写景细致,写情细腻,含蓄幽远,恬淡自然。
�
赋得暮雨送李胄
五言律诗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
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
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
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
沾襟比散丝。
【注解】:
1。楚江:长江。
2。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
3。漠漠:水气密布的样子。
4。海门:长江入海处。
5。浦:水边。
6。散丝:喻密雨。
【赏析】:
这是一首咏暮雨的送别诗。虽是微雨,却下得密,以致船帆涨饱了,鸟飞缓慢了。写暮雨,没有做正面直接描写,诗人高在“山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水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采用烘云托月法。诗人摹写了暮雨中才会出现的景象,将暮雨描写得如在眼前。全诗无一“送”字,却把送别的气氛充分渲染出来。全诗一脉贯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