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1/4 页)
他数出几个小钱,递给老板。老板捧了钱,一数,哈了腰:“这……还差点数。”
卢魁先指着老板手中的钱:“四个钱五个,四五二十嘛。”
“先生有些年不吃汤圆了吧?宣统元年是四个钱五个。今年,四个钱一个。”
“这才几年?”
“如今过年不算年,算朝算代。”老板指街对面,“昨年还是宣统,今年换成总统!”
赵尔丰砍脑壳十天后,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看嘛,又在换!”听得斜对面街上响动,老板手一指。卢魁先随着望去,督府衙门,正举行仪式,门口四川军政府旧牌被摘下,新挂的牌写的是“四川都督府”。
袁老板见一个戴草帽的行人走过店前,赶紧吆喝。袁老板属于那种满嘴里跑舌头,一张嘴能把一个店堂搞得人人笑呵呵的成都小贩,可是今天,他这袁汤圆铺子却冷冷清清。袁老板将长勺扔进清水锅中,一声叹:“往年子元宵节,袁汤圆门前十三滥,今年子元宵节,袁汤圆是门前清!”
“你们说说,这是什么原因?”卢魁先听罢,一边咀嚼汤圆,一边问学生。
“革命噻!”袁老板想也不想接过话去,“革命革到汤圆脑壳上来了!”
“我这儿有一道新题,已知,”卢魁先搁了碗,拉开上课的架势,“汤圆宣统元年是四个钱五个。今年,四个钱一个。求解:四年来省城物价涨了若干?”
“百分之五百!”胡伯雄脱口而出。
“哦,你还真快!”
“学生跟小卢先生非止一天,此题有何难哉?”胡伯雄正得意,忽然碰上卢魁先悠悠的目光,他傻眼了,“莫非,真的难题还在下面?”
“哼,”卢魁先冷笑一声,“已知:四年来省城物价涨了百分之五百,求解:为什么?”
“这……可不是数学题。”胡伯雄搪塞道。
“本先生给你们开的课是:应用数题新解。应用,就是应时而用,懂么?”
“是因为……革命革到汤圆脑壳上来了!”胡伯雄突然想到袁老板的话,便囫囵搬了过来作答,本来想开个玩笑,不料桌子对面小卢先生连连点头,再问:“革命怎么会革到汤圆脑壳上来?”
“是啊,革命革到宣统龙椅上,革到赵屠夫脑壳上……这……”三个学生琢磨着。
“莫这啊这的啦。”卢魁先说,“这……革命成功至今,这是我夜夜苦思而不得其解的最新难题。”
“卢魁先!”汤圆铺门外有人呼唤,卢魁先一抬眼,是个戴草帽的过路人,此时揭了草帽。
“乐大年,你回来了!”
“赵屠夫那晚上开枪过后,我回合川避了半年,听说革命成功,该回来喽!”一身风尘仆仆的乐大年说。
卢魁先连忙拉出一根板凳,同时招呼老板:“再煮一碗!”
乐大年在卢魁先对面坐下,问:“石小二呢?”
听得对面有整齐的步伐声,卢魁先本能地扭头望去:“四川人说不得!”
对面军政府衙门,有一队兵巡逻而过,领队是一个精干的青年军官,却只有一条手臂,正是石小二,他军风严谨,一脸严肃,革命的血与火,已经将他铸造成钢与铁。
卢魁先见石二转过头来朝这边望,正想打招呼,却见石二望的不是自己,是刚从汤圆铺门口晃过的几个穿时新校服的漂亮女学生。见石二视线跟着女学生游走开了,卢魁先嘀咕一声:“革命了,还是不改老德性!”
乐大年:“石二同志还在革命?”
卢魁先点头:“他说,他这辈子当定了——革命军中,马前一卒。”
“兄弟,哥哥我见面有礼!”乐大年道。
“什么?”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卢魁先本是学生式的接古诗下句,突然想起什么,跳起,抓住乐大年,“快给我!”
乐大年从怀中掏出一封家书,卢魁先一把抢过,急忙拆开,读出:“魁先吾儿,你妈好想你……”父亲不识字,一看这笔劲挺的柳字就知道是举人老师代笔,却小心地保留了父亲说话的口吻,老师真是煞费苦心。
“兄弟,你的汤圆变成咸的了!”乐大年提醒道。卢魁先低头一看,自己泪水滴在汤圆碗中。
卢魁先推开汤圆碗,埋头读家书:“魁先娃,我们卢家,前头出过两个大官。文官武将都出过,文武双全。卢家字辈,显达仲高魁,达字辈中我有位叔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