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2/4 页)
一世里,新的人生,虽然才刚刚开始。王心怡却也有着自己的独特体会。
因为,越来越多的了解和认知,已经让王心怡察觉到了,她现在所处的,虽然,也还是地球,尽管,也有着她熟悉的场景,可是,事实摆在眼前,也告诉她,她不能再自欺欺人了。
因为,时空同王心怡开了一个玩笑,这里只不过是地球的另外一个平行空间。
王心怡今生所处的地球空间,只不过是类似于第一世历史记载的清末民初时代。也就是说,这个时空的历史,与王心怡熟知的历史,有了很大的出入。
准确的说,这里的历史,应该是从明朝中期,就出现了分岔的。
在这里,明朝仍旧是被清朝所取代。我们所知道的清朝历史,虽然仍然是,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政权开始的,可是,却比王心怡熟读的历史,早了那么一百年的时间。
可别小看这短短的一百年,也就是这一百年的时间差,居然让王心怡的今生,她的新生活,产生了如此大的改变。要不是她现今还是一个小婴孩儿,有足够的时间给她,王心怡就要怀疑自己很是不能适应当下的状况了。
我们就单拿大事件来说说吧。
首先,这个世界的历史进程,也是在同样发生着变化的。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爆发了。可是,这里的历史记载,却不是从英国开始的,而是始于中国。所以,尽管我们知道的两次鸦片战争,这里虽然也有发生。可是,在战争的性质上,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的两次战争,不再是中国被侵略的战争了,而是,中国的自卫保卫和对外扩张的战争性质。
王心怡听见此讯息的时候,虽然知道与自己熟知的历史,有了很大的反差,可是,内心却是高兴的。屈辱的历史没有了,国家强大了,人民的生活才能有盼头啊。她才不想过颠沛流离的苦日子。
其次,这个时空的中国,这个时代的中国,也并没有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而是走上了自主自强的道路。重要的是,也是让王心怡觉得奇怪的是,这里的中国,居然还保留了帝制。不过,比较好的是,国家的名称,并不是清朝政府或者是大清帝国之类的,而就是采用了“中国”这个简称。
不过,虽然,中国保留了帝制,但是,却并不是皇帝一言堂的时候了,而是类似于王心怡所熟知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君主立宪制。
而且,以王心怡后世之人的眼光看来,此种政治形态的产生,也导致了在权利和义务的分配比例,在现今,这个仍然存在的中国皇帝的身上,产生了明显的变动。
比之君主立宪制,这里的皇帝权力要更大一些,对国家的某些重要决定,皇帝仍然拥有绝对的发言权。比如对外战争的一票决定权,比如最高政府机关领导人的任命权等等。
比之封建君主制,这里的皇帝,义务要少一些。因为,这里的皇帝,不在需要对政府决策大量过问了。而是大部分移交给了行政部门,让其自行处理。而皇帝本人,因为保留了绝对的军权,所以他有管理好全国武装力量的义务。
王心怡越是了解她今生所处时空的历史,就越是有那么一个想法:某个让这个世界,发生如此改变的清朝皇帝,总是透着那么一点“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味道,而且,还很有这么一个可能,某位皇帝本人,就是王心怡的穿越同行。
不论这个大胆的推测,其真实性如何,却并不妨碍王心怡对某一任的,那个神秘皇帝的崇拜和敬仰。
因为他,让中国免受了那段屈辱的历史。没有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压迫;
因为他,让现如今的中国人民生活的更加富足。免受战乱之苦,使得在明朝就很是被世界人民羡慕的中国人民,其生活水准又是提高了一大截。
因为他,让王心怡所见的中国版图,要大上许多。虽然,和成吉思汗建立的元朝还是没法比的,但是,却也是:北到西伯利亚一带;南到台湾、琉球一线;东到马六甲地区;西到威海卫以西的更宽广的海域。总之,当王心怡偶然的一次机会,看见此生的中国的地图的时候,虽然,因为时间有限,并没有弄清楚详细的地名,却也是让她激动莫名的。
总之,中国,因为这个神秘皇帝,现如今是国富民强。
所以,面对着当下的中国,王心怡怀念的龙的故乡,今生的故土,如今的繁荣富强,她的心中只有“吾心甚慰”的自豪。
被迫早练
清晨十分,天色还早,还是刚蒙蒙亮的时候。
“一、二、三、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