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部分(第3/4 页)
曾外祖母何必送我?”
司马氏乃是汉时极有名的世族,子孙后代习天文周易之术。
每代辅佐皇帝,以记录帝皇言行,著传世之册。
能被太夫人亲口提出,可想而知应该是司马氏亲笔所书了。若太夫人所言非虚,这份礼就十分稀奇,便使傅明华有些为难了。
其中整个汉朝时,由司马氏一脉亲眼见证的汉时变迁,宫中皇帝、朝臣言行举止,都在其中记录有册。
汉朝时出文武之治,绵延繁盛了一两百年之久。若是司马氏亲笔手书,里面便记录过汉时几位英明神武的先朝皇帝言论。
哪怕保存至今,受不得翻阅,但是这书意义是不一般的。
这本传记,就是送进宫中,嘉安帝怕是都会珍而重之的,崔氏却送她。
“只不过是本书罢了。”
傅明华拧了眉峰,崔氏却是神色淡定的模样:“若是将来谢家繁衍昌盛,这些东西自然手到擒来。若是谢家子孙不肖,这些东西护也是护不住的。”
“谢家的存在,不比这书册时间短。”太夫人握了傅明华的手,力道有些大:“能存世于至今,都是靠子孙后人一步一步守护而来的。”
她喘着气,声音一顿一停,十分急促:“若是谢家还在,拿得出七八百年的古书,将来自然能保存千百年的物件。”
崔氏拉着她的手,殷切的望着傅明华看。
她是在等傅明华给她一个让她能心安的答案。
“您又何必呢?”
傅明华反手将她手掌握住。事到如今,嘉安帝对世族的痛恨已经可见一斑,他开科举,提拨新的人才。
可想而知轮到燕追时,他并不会做得比嘉安帝更坏。世族对皇权的约束已经越来越少,随着寒门子弟的崛起,世族所拥有的优势,迟早是会被瓜分蚕食的。
世家名门这样的庞然大物,终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烟消云散。
崔氏有些慌乱的想要将手抽回去,傅明华却将她握得更紧了。
“您心里应该比谁都清楚。”世家不会长存久安,无论将来坐上帝位的会是谁,无论那位椅子上流的是不是世家的血脉。
也许崔氏自己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却抱着世家大族的尊严不肯放开。
第二百一十七章 秋后
也许这个世族的危机会是十数年,百来年,但崔氏所想的千秋万代,怕只是镜中花,水中月。
说句大逆不道的,朝代更迭,每代皇帝在登位之时,又何尝想的不是希望自己的王朝能传千万年。
“你走吧。”
崔氏有些哆嗦的声音响了起来,她转过身,发出‘析析索索’的声响,背对着傅明华,那头花白的头发在灯光下显得黯哑无光,有一种暮气沉沉的感觉。
四月的天气已经不是那么冷了,哪怕就是江洲,也该换上绸子了。这位太夫人却十分畏寒,三层的拨步床还挂着厚厚的幔子。
她身体掩在锦被之中,语气有些疲惫,不肯转过身面对着傅明华。
“那您早些休息。”
崔氏闭了闭眼睛,听着下人将她送了出去,她体贴的放轻了脚步,崔氏却感觉不到熨帖,只是说不出的心寒。
大寿之后崔氏就病了。
嘉安帝怕是乐于见这位先帝时期所封的仅存于世的国太夫人逝世,谢家却将她侍候得更精心了。
祝氏一连好几天守在崔氏房中,连眼睛也不敢眯一下,几天下来倒是神色憔悴,人都瘦了一圈,显然是尽心尽力的。
傅明华的归程定在了五月初六,再迟些走,路上都要热起来了。
她的生辰在六月,回去晚了,怕是生辰都得在外过了。
也不知是不是崔太夫人身体硬朗,躺了半个月,她今日熬了过来。
傅明华走时,她拉了傅明华的手殷切交待,似是之前夜晚那场谈话并没有在她心里留下心结一般。
谢家依旧是送了大批大批的礼,崔氏送傅明华离开时,由两个儿媳扶着,脸上带着微笑。
祝氏犹豫半晌,仍是上前来。
“元娘,我有话与你说。”
今日送傅明华的人中,并没有谢氏在。
这回回江洲,谢氏似是知道傅明华不想见她,很少在她面前出现。她如今名义上算是一个‘死人’,自然是能见光的,所以这样的场合她也不能出现。
“你母亲没来,你不要怪她。”
她轻声的开口,不眠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