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第2/4 页)
最终都度过了劫难。抗战胜利后,中国政府为这些帮助过中国的外籍友人都颁发了勋章。
与约翰神父谈完后,舒眉把婴儿暂时交由他抱着,自己特意去了一趟教室和学生们见面。
自从舒眉怀孕害喜后就一直在家休养,再没有回到学校上过课。但是临别南京前,她挂念着这些孩子们的安危。所以重新站上讲堂,反复叮嘱他们一件事——如果日本人打进了南京城,而他们一家人又没能及时逃走的话,一定要赶紧来福音堂寻求约翰神父的帮助。
教室里坐着的一群学生们,小的才几岁,大的也不过才十二三岁,对老师的一席话都听得似懂非懂。小瑛子更是眨巴着眼睛说:“舒老师,日本人真的会打进南京吗?我爹说南京是首都,政府不会轻易丢的,没必须跑去外地逃难。而且我们家也没有钱逃难了。”
另一个年纪较大的男生也说:“是啊,我爹也说没必要逃难。他说日本人早就占了东三省,可是东三省的老百姓也还是照样过日子呀。所以就算日本人打进了南京城也不用怕,他们不会把小老百姓怎么样的。”
“不是这样的,日本人很凶很坏,他们如果攻下了南京城,就会大肆屠杀中国人。所以你们回家后告诉爹娘,首先还是要想办法逃难。如果实在没钱逃难,城破后就赶紧躲进福音堂,或是任何一个有红十字会庇护的安全区。那样才会保住一家人的性命知道吗?”
小瑞子不懂地问:“屠杀是什么意思啊?”
如果可以,舒眉实在是不想用死亡来吓唬一帮年幼无知的小学生们。可是他们如果不知道害怕,年底等待他们的将会是血淋淋的杀戮。所以,她不得不简略地说:“屠杀,就是把人当鸡鸭牛羊一样宰。想像一下,如果被人活生生地剖开肚皮再把肠子挑出来,你们害不害怕?”
所有学生都听得面有骇色地直点头,纷纷表示放学回家后会马上转告父母,一旦南京城破,就要赶紧躲进福音堂以躲避日本人的屠杀。
注:文中关于外籍友人保护南京难民的段落,转自环城网《外国友人:二十多万南京难民的守护神》一文。
112|82。29。 独家发表
从福音堂离开后,舒眉又抱着孩子特意去了一趟薛公馆找薛白。
一开始,薛白还以为舒眉是为了近日启程前往广州的事来商量什么细节。没想到,她落坐后却交给了她一封密封的信件,一脸拜托的神色道:“薛白,如果我有什么意外发生,请你把这封信交给江澈。”
这话听得薛白一怔:“舒眉,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啊?为什么你觉得自己会有意外发生呢?”
舒眉心中埋藏的这份隐忧由来已久。因为早在她穿越时空来到民国之前就已经从江明石口中得知,自己在江澈父子身边待的时间并不长久。当时年近八十的老儿子曾经说过,在他还是一个婴儿时,她就已经离开了。
婴儿指小于一周岁的儿童。小明石现在差不多三个月大,舒眉可以预见自己离开的日子应该就在短短几个月内。而她肯定自己绝不会因为别的原因离开他们父子,所以猜测没准是自己遭遇了什么意外。或者失踪;或者横死;毕竟时逢乱世,发生什么样的意外都不稀奇了。
虽然很不甘心自己的生命将如此潦草仓促的结束,但舒眉更不放心的是被撇下的江澈。孩子毕竟还太小,还是一个只懂得吃喝撒拉睡的奶娃儿,不懂得生离死别带来的锥心痛苦。可是江澈就不同了,这样的意外打击,极有可能完全击垮他。
如果她的“离开”发生在抵达美国之后,那么江澈还可以得到姐姐江澄的安慰。但是如果她的“离开”发生在登船去美国之前,她怕他会痛苦绝望得不肯走,那样可就不妙了。所以,她打算给他留下一封手书,安慰他、鼓励他带着孩子去美国开始新生活。
对于薛白的疑惑,舒眉决定实话实说。当初薛白和关野信一样发现了她的身世来历成谜,但是最终并没有揪住她的这一痛脚穷追猛打。现在既然要拜托她为自己善后,自然也不应该再刻意隐瞒她什么了。
于是,舒眉与薛白开始了一番长谈。谈话的内容,听得薛白脸上的神色惊愕诧异到了极点。最后结束谈话时,她犹是一脸的难以置信。
“舒眉,我真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一切都是真的。你的身世来历居然会稀奇古怪到这个地步——八十年后的未来人,这简直让人无法相信。”
顿了顿后,她又不无同情地叹息道:“如果你说的都是事实,那么你和江澈父子在一起的日子就剩最后短短几个月了。天啊!我都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