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2/4 页)
同样的药材,如果有机会得好好寻访一番。秀兰内心暗暗给自己说道。
晚上还是炒年糕,但是一家人都吃得很香。这年糕是前几天刚刚去村里的加工坊做出来的。
每年到快过年的时候,村里的年糕个人作坊就会开门,这是一户村民开的,村里人只要将糯米和普通稻米按比列混合了,浸泡一会,就能将米装在一个大大的木桶内,放到大的蒸锅上蒸熟,然后放入一种机器中。
人们只需在前头出口处,等年糕变成长长的长条出来,趁着年糕还软,立马用刀切成方便储存长度,再一根根的放在干净的木板上放凉,在放凉过程中还得不停翻面,以免年糕黏住木板。
孩子们最是喜欢这种时候,年糕刚刚出来的时候就让家里的大人,捻一块,都拿在手上呼呼的吹凉,再咬上一口,任何调料都不需添加,那浓浓的米香就够让你将自己的舌头都吞下。
回想起前几天吃的刚出炉的新鲜年糕,秀兰不自觉的又咽了口口水。自己果然是个吃货啊!
正文第三十二章 过年准备
打扫了二天,家里总算都能让老妈这个高要求领导满意了,三人都舒了口气。
老爸开始准备去买红纸、年画,老妈呢准备买除夕夜的饭菜,还有一些过年零食。
过年的新衣服早就在之前几天都买齐了,老妈是从里到外,都给家人买了个遍。
这天一家人决定去赶集,将过年还需要的物品都采购回家。爸爸骑上摩托车戴上弟弟,妈妈和秀兰则骑个自行车,一家人去最近的小镇上赶集。
快过年了,集市上人山人海,实在是太过拥挤了。
一家人找地方停好车,就决定兵分两路,定下各自需要买的物品,决定速战速决。
集市上人虽然多,惊喜却是不断啊!赶集的大多是附近的村民,时不时的碰到熟人,连秀兰都碰到好几次同学。
众人都是喜气洋洋,大街上各家商铺都张灯结彩,菜场里人声鼎沸,下手慢一点都不行,供不应求啊!还好自家是兵分两路,各自采办,大多数物品都买到了。
老爸除了红纸没买,其余都买好了,想想红纸小店也有就不再去挤了。一家人满载而归。
回家后妈妈就将菜都分类装好,该放冰箱放冰箱,该养着的养着。比如说这鲤鱼、草鱼还有黄鳝,买的都是活物,就先养在水缸里。肉是在村里的养猪人家买的,都是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哦!
老妈和老爸一合计就买了半头猪肉,除了腌制的猪蹄外,其余的就是这一个新年的食物了。
秀兰看着这些食材,想起老妈的一个个拿手好菜真是口水狂流啊!年前这几天,老爸去买了红纸,开始在家里自己依照需要贴的张数、大小,裁剪开来。
叔叔们也都用筛子装着裁好的红纸,拿到秀兰家中,让秀兰的爸爸帮着写春联,弟弟就在爸爸一旁打下手。
妈妈和秀兰就开始准备一些食物,都准备好了,初一时是不动刀具的,所以除了除夕那一餐的,也准备了初一需要的,再有就是过年家里来亲戚时要招待的食物,能先做好的都做好了放在冰箱,用到时再拿出来,又方便又省事。
今年买的肉比较多,妈妈和秀兰就趁着这几日的时间,做了肉圆、水饺、春卷有些秀兰都不知道该如何称呼。
比如这个是用新鲜的肉搓成小小的圆球,可是妈妈又将在圆球放入豆腐球中,味道当然更加鲜美,只是叫法还真没有,问妈妈只说是肉圆。
这个呢是肉丁做馅,将豆腐皮过水烫软,铺平,再将肉丁铺成长条,用豆腐皮包裹成长长的一条,放在火锅中也能吃,单独煎熟也能吃,怎样都好吃啊!
馅料当然不止肉丁,各种调料,老妈还加了香菇丁说是香味更好。看秀兰边做边垂涎三尺的样子,老妈中饭就给姐弟两吃了几个,两姐弟直呼老妈最好。
在这样快乐的日子里,秀兰都不会想起夜。
这天已经是除夕了,一大早,老爸跟弟弟就去小店买回了大大的两个爆竹,和一卷长长的红鞭炮,号称满地红。
然后,爸爸领着秀兰和弟弟楼上楼下的跑,到处贴上爸爸亲手写的春联。
厨房的是五谷丰登,色香味全,姐弟床头的是健康二字,父母床头的是夫妻和睦,大门上贴的是:迎新春江山锦绣,辞旧岁事泰辉煌,横批:春意盎然等等,为了写好春联爸爸还特意买了一本写春联的书,平时有空也都会练练毛笔字,所以一到过年自家的叔叔们都会将红纸裁剪好,拿来爸爸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