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1/4 页)
待到雨晴怀孕五个月,身体越发臃肿,上公交车成了她的心病,好像是撞运气。运气好点,一上车就有人给她让座—大多都是为人母的女人;运气不好就要命了,她挤在人堆里,被人推来搡去,手都不够用了,又要护着肚子,又要抓吊环,还得护着自己的包包,几次都差点摔倒。前后左右的小青年,对着她这位大龄孕妇熟视无睹。司机连着开几遍小广播:请给需要的人让个座。根本没人起身,甚至还有人冷漠地说:“你上一天班我也上一天班,哪个不想坐下歇歇!”“就是啊,一块钱还想多舒服?想舒服你坐私家车嘛!”
郑雨晴经常好奇,在动物世界里,一头怀孕的母狮子或者母狼,是怎么生存下来的?人的世界与动物世界相比,哪个更残酷?
雨晴这天下车,鞋子给踩掉了,站在路边,踢踏着,想蹲下去提鞋,可是包啊围巾啊,背带裤带子啊,轮番往下掉,肚子也大了,没那么灵巧,正自己懊恼着呢,被从后面赶过来接她的吕方成看见了。
吕方成不声不响蹲下去,给雨晴把鞋跟拔上,把鞋襻系好,搀扶着郑雨晴往家走。方成的手里,是俩素菜包子。郑雨晴跟饿狼一样,接过包子就往嘴巴里塞。刚吃完,又吐一地。
第二天郑雨晴下班,报社门口停了一辆崭新的没上牌的丰田花冠。车门一开,下来翩翩公子吕方成。
郑雨晴狐疑地看着吕方成。
吕方成做个请的手势,给郑雨晴接过包,拉开车门。
郑雨晴坐车上问:“哪来的车?高飞的?”
“咱家的。我刚买的。”
“多少钱?”
“十万出头。”
郑雨晴一把捂住嘴:“你疯啦方成,十几大万一笔花掉!咱以后不过日子啦!”
吕方成说:“能挣会花才是经济的良性循环。放那里光看不花,那不叫钱,叫纸!再说了,你是我媳妇,给你花我愿意。以后我天天接送你上下班。咱孩子,不能受挤车的罪。”
郑雨晴感动地说:“我觉得,买个小QQ什么的足够了……”
吕方成装成生气的样子:“小QQ?你打我的脸啊?你是我花十万块买来的老婆啊!这样的老婆能坐QQ吗?!你等着,不出三年,花冠给你换成凌志!”
从此吕方成一天四趟接送雨晴上下班。那时报社里有私家车的人还不多,吕方成这个举动,实在给雨晴长脸,在家里见到郑守富,雨晴的头又一次抬得高高的,扬眉吐气。
第6章 头上无冕心有良知
新的一年到了,初春时分,郑雨晴迎来她人生的新阶段。而《都市报》也有了划时代的改变。
郑雨晴终于当上妈妈,她生下了女儿吕萌萌。
荣升外公的郑守富退休,赋闲在家,自此再也不提家庭妇女这个词。
《都市报》拟成立集团,奔上市而去。傅云鹏在集团成立的前夕,被调到《老年报》,属于平级调动,还是当总编辑。市里领导的意思是,看中老傅的业务能力,让他去加强那里的采编业务。顶老傅职位的,是职业经理人吴春城。他来了之后,立即着手组建都市集团,《都市报》终于发展壮大,现在已经是四报一刊一网一个出版社还加一个印刷厂的大集团。吴春城被任命为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
等到郑雨晴休满七个月的产假,重新上班,她觉得恍若隔世,什么都变了。《都市报》,从前那股平等友爱的人文风气,似乎随着老傅的调离而消失殆尽。文化单位变成了集团公司,首先的变化在于,一天四次打卡。这是集团的规章制度,可不是张国辉在部门内部搞的整人小把戏。编辑记者从来都是自由职业,闲云野鹤惯了的,一天四次打卡,可把人给看死了。要想跑新闻,你就顾不上打卡,如果你想打满四次,那新闻极可能漏报。反正都是扣钱,迟到一分钟扣一个月的全勤奖,漏掉一条口内新闻,这个月扣掉你的好稿奖。偏偏又是指纹打卡机,李保罗想帮郑雨晴代打都没有办法。正值雨晴的哺乳期,李保罗只好眼睁睁看着雨晴首如飞蓬疲于奔命,却无能为力。
回来上班第一个月,郑雨晴惊讶地发现自己拿的钱少了!她翻了翻银行记录,原来这个变化是从成立公司那时就开始了。自己被重新定编定岗,搏命评奖得来的副高职称,现在不被认账。而她因为喂奶不能常跑外勤采访,做些编辑编务的工作,仅被定为业务第九档,相当于业务辅助,拿的钱和去年刚刚进社的大学生一样多。
不是针对她一个人,全报社员工的收入都重新定岗评级。以前的职务职称工龄,通通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