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第3/4 页)
知不觉得过去,对于袭若的事情,似乎没有人再去提起,皇宫中皇帝的身子一日不如一日,朝堂上,众官员劝谏皇帝早立储君之位。
朝堂上,宋思成静静的站立,皇上看了他的奏折,道:“宋卿,你力荐峥寒的理由是什么?”
宋思成似乎早就有所准备,道:“禀明皇上,寒王在未封王之前便已经在边关立下功劳,自迎娶清柔公主封为王,又至朝安封侯,在朝安的建树众人可瞩,望皇上详查。”
“那你可知当年朕为何让他去了朝安?”皇上不紧不慢道。
宋思成没有半点的慌张,他知道皇上的意思,无非是想要提起当年路线图丢失,寒王勾结木启的事情,他道:“回皇上,当年的事情并没有证据,皇上也没有过分追查,而且现在木启国和大峥交好,清柔公主已经成为寒王妃,微臣觉得此不算是寒王的污点。”
他果然能言善辩,皇上把目光投向一直没有说话的峥寒,感觉到皇上的目光,峥寒抬眸,走到前面,“儿臣惶恐,当年之事却是儿臣疏忽所致。”
皇上点点头,“这才是大家风范,要敢于对自己的事负责人,景王可有话说?”
景亦宸从来在朝堂上都是沉默寡言的,但当皇帝问他时,他又不得不说,“儿臣以为君王之才,在于明智,而非功勋,而寒王的屡战奇功,倒是大将风范。”
景亦宸的话说的巧妙,表面看起来是褒扬了峥寒,其实却在暗示峥寒只适合做将军之才,而非君王,听他这么说,宋思成反倒打断道:“景王说的没错,史上的江山都是君王在马背上打下的,我们大峥也是如此。”
景亦宸笑而不答,他知道说下去也无任何意义,他只是想让朝堂之人明白,他并没有打算让出储君主位。
皇帝最终只是以身子不适便退了朝,下了朝堂,景亦宸却被峥寒拦住了,他道:“你可以对任何人冷漠,但是唯独对袭若不行,你把她关进天牢,这并不像你之前会做的事情。”
他抬眸,看着峥寒,“寒王,你现在做的事情,说的话,可不像是未来君王会做的事情,怎么?你要是在乎她,大可去求了皇上放了她,不过在这个紧要关头,你不会为了一个区区的女子而让父皇看低你吧!”
峥寒从未见过景亦宸这般模样,如果说之前他是冷漠的,那么现在的他却浑身是刺,峥寒上前揪住他的衣领,“如果你不爱她,当年为何非要从我手中抢过,她那般骄傲的女子,为了你已经成了现在这般,你还她如何?”
听完他的话,景亦宸狠狠的甩开了峥寒的手,“我告诉你,我不想听到有关那个女子的任何话语,她让我觉得心烦,她”景亦宸没有说出来,每次提到她,心里都觉得闷闷的,如同刀剜,他不明白那种感觉是什么,所以他选择逃避。
☆、第二百一十六章 新皇登基
峥寒再次忍受不住,他一拳便打在景亦宸的脸上,景亦宸没有躲开,他的嘴角溢出几丝鲜血,峥寒厉声道:“我不知道你所谓的失忆到底到何种程度,如果你伤袭若至深,我便杀你了。”
“杀我?”景亦宸轻轻抚掉嘴边的鲜血,然后看了峥寒身后走过来的宋思成一眼,“上次在松山想要杀我,结果却害了白依的爷爷生死不明,你的这笔账本王还没有跟你算。”
峥寒的眼中有些困惑,景亦宸大步的走开,峥寒回头,宋思成直言,“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也无谓兄弟之情。”
他的话说的轻巧,而峥寒的眸子变得狠厉,他径直的走到宋思成面前,“本王告诉你,你再这样擅自主张,本王保证你便是这样的下场。
没等宋思成辩解,他便离开,他从一开始就知道,从一个不受宠的皇子到至高无上的帝王之位,其间是万分的艰难,也会伤害很多的人,牺牲很多的人,但是如果是以这种卑鄙的方式取得,他心中是万分的不愿,虽然帝王之前亲情本就凉薄,如果真的要斩草除根,他不得不承认,他峥寒没有这份狠厉。
不知不觉就快入秋了,锦子铭听紫杉公主说袭若被关入了天牢,紫杉也曾无数次的求皇上放了袭若,但是紫杉不知道皇帝哪来的那份坚决,就是不同意,后来去求太后,也是无用。
在明府的花园内,锦子铭和子衿对视着,两人都是满脸的沮丧。
“我说丫头,我们怎么也得想办法救袭若出来啊?已经在里面呆了这么长时间了,眼看就要入秋了。”锦子铭道。
子衿的小嘴嘟着,道:“我有什么办法,我求太后求的,现在太后见了我就烦,而且我怎么感觉皇上和太后都商量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