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1/4 页)
高夫人心里正为此事担忧,可曾义恩就是不想与蒋家人打交道,径直走了,根本不顾蒋丰的感受。
玉泠阁的曾玫这时呆坐在书桌前,脸色凝滞,对着黄色宣纸写下一首诗:金性刚强能克木,心猿降得木龙归。
性情并喜望秋聚,同证真意话不违。
写完此诗,她搁下纸笔,呆望窗外,她知道,自己的亲事再也改变不了了。
*
曾玫两月有余没来过望秋院了,蒋仪可谓是天天都要站在门口倚望一回,可谓是望眼欲穿。早前,他也曾想问一问曾玫家居何处,可又觉得冒昧而未问。想来即便问了,一个姑娘家惟恐他找上门去,应该也不会告知他的吧。
而他现在只知道她叫“李玫”,身边有一个叫香儿的丫鬟。
自曾玫上次匆匆离去,蒋仪一直食之无味、寝不能安。
这日,他实在熬不住了,打算回家去找几个小厮出去偷偷地帮他打听一下,“李玫”是何许人家的姑娘,家居何处。他知道自己是不方便出面打听的。
刚至自家府门,就听得他大哥蒋丰说靖宁侯太过分了,自己是皇上派来给靖宁府下订亲之礼的,靖宁侯本应该把自己当上客贵宾来招待的,没想到他却甩袖走了。
这不仅是对他对蒋家不敬,更是对皇上大大的不敬啊。
蒋仪一直立在边上,却懒得听这些,只随手翻起搁在案台上的问名册,“曾玫”两字一下落入他的眼帘。
他脑袋瞬间一热,“曾玫”?她与“李玫”不会是同一个人吧?
他便立马出门,唤几位小厮去打听了。
第二日他们便回道:“靖宁府家大小姐曾玫房里确实有一位丫鬟叫香儿。”
蒋仪听了顿时头痛欲裂。
他知道,如果“曾玫”与“李玫”只不过一个名字的巧合,难道丫鬟的名字也会如此巧合?何况她当时听得他是望宁侯的儿子就惊成那样,若不是两家有纠葛,她也至于会不顾礼仪,当场不辞而别。
她如今竟然订了亲!过两年就是十五皇子的人了!
或许将来有碰面的那一日,他难道要叫她一声十五王妃?
他悲痛了几日,再也耐不住性子了。他写了一封信,找自己府里的一位丫鬟把信送到靖宁府守门的小厮手里,并给她一包银两,吩咐她偷偷地塞给守门的小厮们。
守门的小厮们本来就得了曾玫的好处,这下又有现成的银子得,当然是赶紧把信送到了玉泠阁。
而且蒋仪在信中只署名仪儿,并将信中的望秋院改名为映月院。即便被人拆阅了,也看不出写信的人是男子,更不知道会是他。
曾玫纳闷地拆开信一阅,当场吓了一跳。
蒋仪知道了她的身份?竟然还写了信过来,要她得空去映月院一聚?她知道映月院只是望秋院的假称。
订亲的女子若再与其他男子有私可是大忌,尽管她与他之间的“私”只是诗友之谊,可是这跟谁也是解释不清的。
曾玫虽性子刚强,胆量也大,但公违闺忌之事,她并不敢轻易犯。何况,她与蒋仪的情谊,也并未到非得再见一面不可的地步。
第三十一回圆房圆房
两年半后。
*
时光荏苒,又是一年新春。只是这个新春,对于百姓来说,并不是什么佳节,而是一个十分难捱的年关。
这两年多来,被压榨的百姓过得实在太苦了。
尽管民怨鼎沸,皇上仍然我行我素,而且还把大部分的决策权交给了望宁侯,自己则甩手当起了傀儡皇帝。在他看来,太平盛世的皇帝本就该如此逍遥自在与极行享乐。
而靖宁府,此时也有一件极为重要的事需要靖宁侯曾义恩定夺。
曾珏再过几天就满十六岁了,是不是该和宝菱圆房了?
当曾义恩看着眼前还不满十二岁的宝菱,犯愁了,她这么小,该怎么圆房啊?再等上个一两年还差不多!
坐在旁边的高夫人却不以为然,说:“十二岁怎么就不能圆房?前两日我听到林风家的与隋新家唠家常,就说她乡下亲戚家有一位小姑娘才十一岁就圆房了,一年后娃都生了!”
曾义恩忧虑道:“这样生出来的娃难养!”
“瞧你说的,我们府里好奶妈有的是,哪里会难养。侯爷你别太多虑,宝菱再过三个月就满十二了,小是小了点,但也不至于小到不能圆房。我瞧着宝菱这两年来身子长得快,比十三四的姑娘也差不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