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第1/4 页)
“哟!”谢致起了一声哄,“看来这皇后娘娘是位奇女子啊!”令陛下如此服服帖帖。
常蕙心亦点头道:“是啊。”三年前,她和谢致身居关外,听闻周峦终于立了皇后,相视笑了笑就过去了。
不曾想,还有一段传奇。
“唉。”周峦叹了一声,忆那年,他也不知道这世上的情,是一物降一物。
那一年周峦二十一,已经重当了四年皇帝。期间选了一次秀,纳了五、六名嫔妃,雨露均沾,待她们都好,却迟迟不从中选出一位皇后。皇帝亦没有从宫外迎进一位皇后的意思,后宫一直无主。
不仅没有皇后,皇帝竟然四年都未得子嗣!
因为英俊年轻的皇帝在未复位前,女色上就有不好的名声。传闻他太过于倜傥潇洒,日日撷芳草,流连花丛间。满城风流第一名,当属周状元。
大臣们以为皇帝是仍收不住这花心不定的性子,才不愿意立后,于是纷纷上奏,劝皇帝以社稷传承为重。
又有大臣以为皇帝在未复位前就坏了身子——当然,这事,大臣们可不敢直言,只在奏折里旁敲侧击,建议皇帝多补肾健脾。
周峦望着一摞说辞一样的奏折,苦笑。
他不是花心,而是于男女之情上,从来就没有动过真心。
没有子嗣,不是他身子不行,而是他不想要孩子。
周峦生在京城深宫,却因为国家变故,逃命西凉。异地异族民风开放,他早早在十四、五岁的时候,就经了男女之事,数十年修炼,女孩子喜欢什么,想听什么,想要怎样的关切和体贴?周峦全都知道,手到擒来。
但这些都是手段,未登基前,周峦对女子好,故意装出流连女色,风流成性的样子,是为了给世人营造出错觉,让谢景等人放松警惕。
青楼花馆,周峦常驻,却并不是沉溺于寻欢作乐,而是因为在这地方与下属议事、议政,不易被谢景察觉。
周峦其实根本就不相信情爱的更准确的说,周峦不相信帝王与妃嫔,会有真情真意。
他与她们不是寻常夫妻,没有相濡以沫,她们跟他逝去的母后一样,心中满满只有荣华永存,富贵通天的欲望,所以才会对他细语温存,毕恭毕敬,每日盼着他临。幸。 她们就算眼里有爱,那也只是母后爱谢景那种爱,要不得。
这种女人们生出来的皇嗣,会和周峦当年一样苦。所以,周峦明知身为帝王,有开枝散叶的重任,却总说服不了自己,过不去那道坎他不要她们有孩子来到这世上!
周峦登基的第四年底,新年将至,狄王携爱女亲自来朝。
负责接待的朝臣向坐在金銮殿上的周峦汇报具体事宜,周峦得知马上要进京的狄国公主,居然还是当年在狄庭时,他和谢致谁都不肯接收的那位周峦禁不住摇头:那位老姑娘,居然还没被她父王销出去。
周峦盘算着,狄王携女进京,看情形是想将老姑娘再次推销给他啊!
周峦其实不大愿意接收狄女,倒不是因为她长得丑,或者无爱,样貌情爱都是次要的。周峦在意的,是纳了狄女,倘若生出个混血儿子,就麻烦了。周峦活着的时候还能一手遮天,罩着自己儿子,等他死了,手遮不到天了,容易引起争端。
毕竟这世上,能不被“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诛心的清明人,少得屈指可数啊!
周峦瘪嘴,心想:等狄王进了京,依形势定夺吧!
要是狄王非要把女儿塞给周峦,周峦也没有办法,只能纳了她唉,后宫又要多熬一碗避子汤。
☆、第80章 番外(四)
周峦就是抱着这种心态;见到了狄国公主接风宴,老狄王特意让女儿和周峦坐得很近。
哪知狄国公主名唤拉那,她启唇第一句话,竟是用汉语问:“陛下;汉王殿下这些年;都在哪里?”
周峦还在发愣,狄国公主已经问了第二句和第三句:“汉王殿下还在京中吗?如果不在京中;在哪呢;我可以联络上吗?”
狄国公主的汉语将得不流利,磕磕碰碰;但瞧她一本正经,时不时不自觉点头的动作,可以推断,这三句问话她练习了很长时间。
周峦心里长叹了一声:啊瞧这个情形,公主心里倾慕的是谢致啊。
狄国公主用小孩子背书的语气接着说:“一别四年,上次在王庭睹见汉王殿下风姿,就一直很喜欢。山有木兮木有”狄国公主犯了难,两句咬文嚼字,她始终背不下来。狄国公主干脆一咬牙,道:“山有木兮木有啥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