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1/5 页)
了他们,随后将他们集体枪杀在公路上,把他们的尸体扔在路边。失去丈夫以后,我不得不独自一人照看起全家。那时的生活是很苦的,没有足够的食物给全家人吃,没有足够的衣服给小孩穿,我尽了最大的努力,受了很多磨难,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苦难的日子。我有权就我两位亲人的死亡及全家所遭受的痛苦向日本政府提出索赔。
投诉日期: 1993年1月27日。
吴培生
152。 蒙难者:
吴佐南,男,44岁,商人
蒙难地点: 吉隆坡半山芭监牢。
蒙难时间: 1943年8月间。
投诉人资料: 吴佐南之子吴培生(Eng Poy Sang),50岁,小贩,祖籍广东高州,身份证号7988885,现住于12,Jalan 19/48,Taman Dato Senu,Sentul Pasar,Kuala Lumpur,邮编51000。日本侵占时住址: 雪兰莪州吉粦埠“万生堂”药行。
投诉内容: 我的父亲吴佐南在日本占领时期住在雪兰莪州吉粦埠,并开着一家叫做“万生堂”的中药店。1943年他被日军强行捉去,囚在半山芭监牢里。我母亲去探望过他两三次,他对我母亲说,他在监牢内被日军用烟头烧身,还被打得遍体鳞伤,并用水灌肚,再踩其肚皮将水挤出。两个月后,由于捱不住,父亲在监牢中去世,被日军埋在乱葬坟。我有权就我父亲的死向日本政府要求赔偿。
投诉日期: 1993年8月24日。
张国辉
153。 蒙难者:
张家佑,男,40岁,电器管工
蒙难地点: 吡叻州双溪古月。
蒙难时间: 1943年。
投诉人资料: 张家佑之子张国辉(Chang Kok Wai),71岁,退休,祖籍海南,身份证号1444140,现住于774C Jlin Sentul,Kuala Lumpur,邮编51000。日本侵占时住址: 吡叻州双溪古月。
投诉内容: 希望日本政府能够赔偿我们的损失,为我们讨回一个公道。
投诉日期: 1993年10月18日。
(参见本节新闻报道30)
蔡贵美
154。 蒙难者:
蔡明谁,男,32岁,农民
蔡明谨,男
蒙难地点: 吡叻州金保古背。
蒙难时间: 蔡明谁——1943年6月间。
蔡明谨——1944年。
投诉人资料: 蔡明谁之子蔡贵美(Chai Kooi Mui/Chai Shok Chai),50岁,小贩兼保险代理员,祖籍广东揭阳河婆,身份证号7596250,现住于565,Jalan Besar Sungai Ruan Raub Pahang Malaysia,邮编: 27500。日本侵占时住址: 吡叻州金保古背。
投诉内容: 1943年6月的一天,一队日本兽兵闯进了我们住的金保古背村,抓走了我的父亲蔡明谁和另外一些青壮年,在经受了各种酷刑以后,他们被日本人集体屠杀了,并被葬在一处乱葬坟里。我的父亲被害时30岁,我的母亲当时只有29岁,父亲遇害后,我母亲年纪轻轻就成了一个寡妇。第二年我的二叔蔡明谨也被日本人抓走了,在历经各种折磨之后,他被放了回来,但已被打得半死不活,放回不久就死去了,身后留下他的妻子和年幼的儿子。为了寻求生计,我的二婶带着她的儿子离开了我们村,并从此失去音信。我的祖父无法承受接连失去两个儿子的打击,含恨去世。在日本占领时期这样一个动乱的时期,我的母亲,一个年轻的寡妇,无力抚养三个年幼的孩子,她不得不把她的一个女儿——也就是我的二姐送给人家收养。我的母亲历尽艰辛才把我和我的大姐带大。因为没了父亲,我们无法读书受教育,我的大姐甚至一天学都没上过。
我的母亲今年79岁了,尽管已经过去50年,但我们从未忘记这些深仇大恨,我们要求日本政府偿还血债并赔偿我们的一切损失。
投诉日期: 1993年12月28日。
卢永根
155。 蒙难者:
卢塔,男,43岁,果农
蒙难地点: 彭亨州淡马鲁。
蒙难时间: 1942年农历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