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1/4 页)
解释完神,我们再来解释〃命〃字。我认为,命字的上半部分也是月字,而不代表房屋。一个人虔诚地跪倒在地,拜祭着月亮,此为命也。为什么呢?因为月亮是神,因为人的生命来自于月亮,月亮与人类的起源有某种神秘的关系,这在以后的章节里要具体讲到。
可见,月亮真是人类的谜中谜,许多文化现象都和它有关。我们感觉到,每当皓月当空时,月亮就像一只大大的眼睛,默默地、静静地注视着大地,注视着我们的一举一动。
月亮与生命的关系还表现在其他许多神话里,比如说,月亮是地狱的说法就在世界各民族中很流行。
地狱这个观念的起源很晚,我们就不去细说它了。人们设置地狱,当时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人们死后灵魂的去向问题。人死以后,灵魂要去哪里呢?远古的人认为,人死以后灵魂要回到两个地方,一是生命的来源地;二是祖先的栖息地。实际上,这两个地方可以合而为一。这种认识特别古朴,也特别真实(至于地狱,那是后来人建立起来的,对人类理解终极命运几乎没有任何帮助)。所以,地狱只是一个代名词,它只表示灵魂的归向问题。
现今生活在南美洲的印第安人的古老观念中,他们普遍认为,人死以后,灵魂要飞向月亮,因为那里是生命的发源地。M.F.塔伯的一首诗代表了这一古老的信念:
我很了解你,哦,月亮,那岩洞的王国。黯淡的卫星,巨人的骨灰,
上帝的天空遮蔽了暗淡的罪恶之所,斯卡尔的罪恶的监牢,罪恶的灵魂,
在那里惩罚为业,唉,思索崇高,这崇高容纳了黑暗的现实,当幽灵,在
广袤的世界寻觅时,你,看清了罪人,格拉莱斯特,觉悟的地狱眼睛。
不但国外有月亮是地狱的说法,中国也有类似的神话。苗族有一种丧葬时唱的歌,名为《焚巾曲》,它是人死埋葬后的当天晚上,由巫师唱的丧葬习俗歌。唱时,焚烧死者生前的头巾、腰带、裹脚布等。巫师用歌引导死者的灵魂离开家,沿祖先迁徙的路线回到东方的老家,然后升到姜央公公所在的月亮上去。可见苗族人认为,最终的地狱在月亮上,人的灵魂死后都要回到月亮上去。
生和死,是生命的两极,它们之间有必然的联系。一种古老的观念顽固地认为,生命之源,也就是灵魂之终,凡是能够掌握生命的地方,也必然能够管理死亡。因此,在后来不论是佛教还是中国本土的地狱里,阎罗王管勾检人魂,但他同时也放人超生,一对矛盾就这样被和谐地统一起来。按照这样一种原始的思维方式,月亮是地狱,反过来也是在说,月亮就是生命的大本营。
月亮与生命的关系,还反映在中国的长生思想中。说到长生,就不能不提到嫦娥这个著名的神话人物。
《淮南子·览冥训》中记录了嫦娥奔月的神话,〃嫦娥窃以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仅仅短短的几句话,让人读了不过瘾。比《淮南子》早300多年的《归藏》(现已佚亡,各文献有引)中,也有两条记载,〃昔嫦娥以不死之药奔月〃、〃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张衡《灵宪》里有一段稍长的记载:〃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张衡窃以奔月。将往,枚筮之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这些记载都是片片断断,很难给人一个完整的印象。我们综合了一下各书的内容,事情的经过大约是这样的:
相传,在尧帝时,天上不知为什么,一下子跑出了十个太阳,地上草木皆枯,人们被折磨得快要死去了。天帝命令天国中一个擅长射箭的神羿,到人间解决这个问题。于是羿带着美丽的妻子嫦娥,从天上降到人间。羿看见人类受苦的样子,心里很难过,一时忘记了这十个太阳原来是天帝的儿子。羿张弓搭箭,嗖、嗖、嗖连珠的神箭射向正在肆虐的太阳,一下子就射落了九个太阳,还要再射。此时,身旁站着的尧帝认为,太阳也有利于万物的生长,能够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千万不能一个不剩。于是,尧帝从羿的箭囊中偷偷拿走了一支神箭,这样一个太阳才幸免于难。经过这次劫难,剩下的一个太阳乖巧多了,再也不敢胡来,老老实实,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
羿射死九日,得罪了天帝,虽然功劳显赫,还是被天帝革除了神籍,与妻子嫦娥永远住在人间,从神变成了人。嫦娥这女人,虚荣心比较大,往常在天国里过惯了荣华日子,来到人间这贫困、混乱的世界,怎么能忍受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