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页)
话传说要晚得多。当我们不能在文字记载中找到〃天空崇拜〃出现的恰当解释时,为什么不去考虑从神话中探源呢?令我们感到吃惊的是,研究中国古代宗教的专家、教授几十年如一日,专心在各种文献里爬进爬出,竟没有一个人将〃天崇拜〃与中国古代的天神话联系起来考虑。
事实上,中国古人格外注意天空并非源起于殷商或西周,早在神话出现的时候,原始人不知出于什么样的理由,对虚无的天空总是津津乐道,给后人留下了大量关于天的神话,有趣的是,中国上古神话是以〃天〃为中心展开的,许多著名的神迹都和〃天〃有密切的关系。例如,〃开天辟地〃的神话涉及盘古、伏羲、女娲、混沌、黄帝等神;〃天梯〃的神话涉及伏羲兄妹、黄帝、颛顼、柏高、十巫等神;〃女娲补天〃的神话涉及女娲、祝融、共工等神;〃天倾西北〃的神话涉及视融、共工、大禹等神;〃十日并出〃的神话涉及太皋、羲和、后羿、嫦娥、西王母等神。可以说,天神话是一条红线,它能穿起中国许多神话和古神。在神话研究者感叹中国神话不像古希腊神话那样有体系的时候,为什么不去注意中国的有关〃天神话〃呢?因为中国的〃天神话〃自成一个体系。
按照一般的常识,神话的历史要比文字的历史久远。中国的天崇拜产生于殷、周时期,比神话不知要晚多少年。因此,我们认为,〃天空崇拜〃与〃天神话〃之间有必然的联系。
但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天崇拜〃的天与〃天神话〃的天,两者含义是否相同?如果不相同,它们各自的对象又是什么呢?
正如我们以上分析的那样,如果神话中的〃天〃也是一个无形无体的虚空,那么,不但不会形成〃天空崇拜〃,甚至连〃天神话〃的本身都不存在。因此,面对大量关于〃天〃的神话,我们不得不问:神话和宗教信仰中的〃天〃,与现代意义上的〃天〃是否同义呢?
第二章 中国神话的秘密(二)
第三节〃天〃究竟是什么
这个问题本来不应该提出,因为这是常识。
现代意义上的天主要是一个空间概念,指地球表面以上的空间。当然,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知道了天的许多内容,比如,天这个空间并不是没有物质,它是由许多气体构成的,有氧气。氢气、氮气、二氧化碳等。再比如,我们也知道,这个空间还分了许多层次,有对流层、平流层、电离层、臭氧层,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大气层。
这些本来是知道的,但读完中国古代神话以后,还是禁不住要问:〃天〃是什么?因为,我们感觉到,古代神话中的天似乎与老师讲的不一样。如果你不信,可以一起来再读读这些美丽的神话。
战国时期,楚国伟大的诗人屈原在《天问》里曾这样问道: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明明暗暗,惟时何为?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郭沫若以文学的笔调翻译此诗大意说:
〃请问,关于远古的开头,谁个能传授?
那时天地未分,能根据什么来考究?
那时混混沌沌,谁个能够弄清?
有什么东西在回旋浮动,如何可以分明?
无底的黑暗生出光明,这样为的何故?
阴阳两气渗和而生,它们的来历又从何处?
穹窿的天盖共有九重,是谁动手经营?
这样一个工程何等伟大,谁个是最初的工人?〃
屈原的诗追寻的是世界的起源问题,当然,他的问题并不是仅凭个人的想象,它包含了古代人对世界本源的看法,但同时,也是以大量的神话传说作为背景的,其中就包含了〃开天辟地〃的神话。
《淮南子·精神训》曾描述天地未分时的景象:上古的时候,没有天也没有地,世界像一个大气团,窈冥混沌。后来在混冥之中,慢慢生出了阴阳两位大神,他们在那里判别阴阳,安置四极,这才慢慢产生了世界万物。这个描述,带有很强的共性,因为全世界民族的造物神话几乎都是如此的,不论是印度、埃及。还是美洲的印第安人,都是这样来形容最初的世界。
在这些神话里,最粗扩、最美丽的神话,当是中国〃盘古开天〃的神话。
在很久很久以前,没有天也没有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