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部分(第2/4 页)
心态。
战事不利,英国人和法国人自然希望体面的结束这场战争,但如果和约条件太过苛刻,显然他们不会接受。
两大军事集团虽然都宣布停火,在实际在欧洲西部战场,德奥联军和英法联军在进行殊死搏斗,非洲海峡,英国舰队则希望通过摧毁中国在非洲的海军力量展示他仍然控制着全球的大半海洋。
其实德国人和奥国人同样不希望现在就进行和谈,不过中国人迟迟不愿意调兵介入欧洲战事,又承诺两国在谈判桌上能获得的更多,德、奥两国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叶昭,自然希望欧洲维持均势,就好像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和法国在巴黎和会吵翻天一样,没有国家希望看到欧洲大陆出现一枝独秀,叶昭也不希望看到英法工业力量被彻底摧毁沦为三流国家,当然,实则就算德国在欧洲称霸,对于帝国来说,也无关紧要。
只是如果想彻底战胜英国,帝国海军便不可避免的进入地中海、大西洋和北海同英国海军决战,这样的惨烈厮杀,与帝国获得的利益相比,实在是失多得少,实际上,战事发展到现在,东方帝国已经完全实现了自己的作战目标,现在结束战争,才能利益最大化。
不过德国和奥匈两个盟友,在“分赃”中自然也要令他们能接受,要对英法军备进行种种限制,要令德国取得他想要的在海外的殖民地,帮助德国成为欧洲大陆最强的国家,这是毋庸置疑的,不然,中国这个盟友可能就会遭人唾弃。
这样的结果与英法期待怕是相差甚远,所以叶昭从一开始,就知道华沙和会不可能一帆风顺。
第一百九十三章 蛟龙现
莫桑比克海峡南部海域。
今天是难得的好天气,太阳虽然还未跃出水面,朝阳已经给大海抹上了一层金黄。
“无畏”号与它的战列舰、巡洋舰编队成3路纵队仰首南行,它们刚刚执行完巡航莫桑比克海峡的任务,准备返回开普敦。
随着大英帝国收缩海军力量,在非洲海峡的大西洋舰队的总吨位已经超过中国海军两倍有余,而由于中国海军距离本土甚远,在战事初期取得的优势早已逆转,现今中国海军已经很久没有发起对英国海军的攻势,整个莫桑比克海峡,英国海军巡航越来越频繁。
实际上,这等于切断了东方帝国本土对南非殖民地的物资输运,也就不难理解在南部非洲战场,中国与德兰士瓦联军攻势宛如强弩之末,占领开普敦没两个月,便不得不战略性撤退了。
无畏号是大英帝国刚刚竣工不久的全重型火炮战列舰,排水量高达19000吨,这艘庞然大物是名符其实的海上巨无霸,是现今大英帝国最先进、吨位最重的战列舰,安装了全套无线电系统的无畏舰被维多利亚女王称为是为捍卫大英帝国荣誉而生的海上钢铁堡垒。
毫无疑问的,无畏号就如同无敌的巨人,趾高气昂的游弋在莫桑比克海峡。
无畏号舰长同时也是英国大西洋分舰队副司令官纳尔逊中将,英国海军最年轻的高级军官,今年还不到五十岁,但在同中国海军的较量中屡屡建功,他思想活跃,并不是传统意义上古板严肃的帝国海军统帅,早年在驻香港海军服役的经历更令他很早就接触东方海军战术思想,这也令他同中国海军进行较量时大致能理解中国人战术的真正目的。
舰桥指挥室内,无线电报哒哒的响着,舰队与开普敦的联系从没中断,也令纳尔逊不得不感慨源自中国的无线电技术对于海军发展的深刻意义。
“将军阁下,听说中国人提出的停战条件很苛刻?”站在纳尔逊中将身侧的军官是他最亲信的参谋官克莱格上校,很帅气的军官,蔚蓝的眼睛就好似大海般深邃。
纳尔逊默默点头,在华沙,中国人与他的盟友们提出了一系列停战的苛刻条件,包括中国收回香港的治权;文莱、印度、加拿大实行独立自治;澳大利亚划分为两块区域,东方移民和欧洲移民、原住民按照划定的界限分居东西两区域,并且分别实行全民意愿下的独立;英国人承认新加坡等东方各自治行政区的合法性等等。
涉及欧洲部分,同盟国则提出英国、法国常备陆军限制为十万人以下,德、法、英三国海军总吨位比例不得低于2:1:1,同时对单艘战舰的吨位做出种种限制,英国在非洲的殖民地超过半数转由德国人统治等等。
军费赔偿,协约国其他国家尚不计算在内,同盟国对英、法两国就提出了200亿中国币的战争费用索赔。
涉及奥斯曼土耳其,英法早已无力顾及,同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