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第2/4 页)
4团必将在捍卫世界和平、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的神圣使命中为祖国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五、国共内战
1、8师23团战鲁南
解放军22军65师的前身是1945年9月由鲁南军区主力3团、5团组建的山东军区第8师,46年1月编入山东野战军,为直属第8师,47年编入华野第3纵队,仍为8师,该师是115师老部队,作风基础相当好,进攻、防御、野战、攻坚兼备,尤以善于攻坚闻名全军。在华东、中原战场上屡建奇功,每当华东全军陷于困境时,8师均能浴血奋战,为扭转战局作出突出贡献。为此8师有两任师长牺牲在华东战场,陈、粟首长对8师极为信任和喜爱,陈老总称8师为很好的头等主力兵团。8师战斗力很强,是3野的第一主力师。
193团的前身由鲁南军区运河支队组建的鲁南3分区基干团,1945年9月编入警9旅为18团,后编入鲁南军区第10师为30团,1947年3月10师编入华野3纵为7师,30团改称7师21团,1948年1月7师机关编入豫皖苏军区的各分区,21团编入8师为8师21团。该团战斗力较强。
194团的前身是由山东纵队特务1团、特务2团合编的山东纵队1旅3团,后1旅改为115师教1旅,教1旅撤销后为鲁南军区第3团,45年9月编入山东军区第8师为22团。该团战斗力很强,尤其善于攻坚,是8师主力团,也是军主力团,共1万余人。
195团的前身是由苏鲁支队、边联支队改编的115师教2旅5团,后为鲁南军区第5团,45年9月编入山东军区第8师为23团,后称山东野战军8师23团、华野3纵8师23团。该团战斗力很强,尤其善长山地作战和攻坚,在洛阳战役中该团1营首先突破洛阳东门城防获“洛阳营”称号。该团有115师686团2营营部及7、8两连的基础,是8师主力团,亦是22军主力团。
1945年8月20日,八路军鲁南军区接到山东军区将各军区部队组成八个师十一个警备旅的命令,鲁南军区主力部队在南桥、吕坊、贯村一带整编,成立山东野战军第八师,各县区武装编成第八、第九警备旅。第八师下属二十二团(原第一军分区的老三团)、二十三团(原第三军分区的老五团)、二十四团(原第二军分区的三个营),师部由鲁南军区前方指挥所人员组成,原军区政委王麓水暂代师长并兼政委(九月间正式命令他为师长兼政委),何以祥任副师长,全师9000余人。
第8师 师 长 王麓水 政治委员 王麓水(兼) 副师长 何以祥 参谋主任 马冠三
政治部主任 曾明桃
第22团 团 长 王吉文 政治委员 陈德先 参谋长 毕庆堂 政治处主任 符竹铭
第23团 团 长 陈士法 政治委员 王六生 参谋长 李仲杰 政治处主任 王良恩
第24团 团 长 贾耀祥 政治委员 李刑山 参谋长 李 克 政治处主任 杨广立
为适应八路军野战兵团的作战,原鲁南军区老五团改编为八师二十三团,野战军与地方武装正式脱钩分家,新组成的野战军二十三团团部从原三军分区(老五团)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抽调骨干,王六生任团长兼政委,陈士法任参谋长;鲁南地方武装第三军分区由胡大荣任军分区司令员,王献亭任副司令员,李青任三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同时,山东军区命令:第三军分区部队兼山东军区警备第九旅,胡大荣兼旅长。下属十七、十八、十九3个团:其中十七团一营由邳县县大队改编,二营由直属二大队即杨团起义部队改编,三营由临沂县大队改编;十八团由运河支队改编;十九团由第二军分区几个独立营和县大队改编。
整编后的第三军分区部队进迫枣庄,其中一部(后编为警备第十八团)随鲁南军区主力行动。在此,山东野战军主力鲁南八师兵分两路进军徐州地区,左路为第二十三团、第二十四团。
8月23日,台儿庄伪军溃逃,我军收复该地。第二十三团攻入贾汪,经激战,歼伪军大部。但日军据守在坚固的圩子里拒不投降,又从四周侧后猛烈炮轰我军,第二十三团攻势受阻,且有较大伤亡,于是主动撤出战斗。这次战斗,今属苍山籍的副连长张学师(卞庄镇墩头村人)等27名指战员壮烈牺牲。这时,国民党军主力已抢先占领了徐州,鲁南大反攻形势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