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2/4 页)
“前辈既不愿意,那就安安心心治病。实不相瞒,此事爹爹交代过,只是治病,前辈就当是为言渊着想,莫让我对爹爹难以交代。” +++++++++++++++
作者有话要说: 本文写的是明朝嘉靖年间的事情,背景还是厚重了些,为了让同学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狮子会不定期加贴关于明朝的事情,今天要说的是言官。(当然,如果同学们有兴趣有时间,狮子推荐直接去看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
明朝二三事之言官:
监官和谏官,古代并称台谏,通称言官。
监官是代表君主监察各级官吏的官吏(耳目)。
谏官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
总体来说,就是看谁不对就骂谁,骂到你改为止,皇帝老儿也不例外。
明朝建立了历史上最为完善的监察制度与组织机构,并由此形成了一个十分独特的言官群体。按照明制,这个群体总人数一般保持在200人左右,为历代之最。
在此处值得一提的是,言官的品级大多数都很低,但职权很大(谁都能骂)。
从明代的历史看,几乎无一内阁首辅没有受到言官的弹劾和抨击,其中大部分首辅都是在言官的舆论攻势中倒下政坛或离开要职的。最突出的史例是在严嵩专权乱政的20年间,言官从未停歇过对严嵩父子的斗争。虽然言官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重则被杀害,轻则受杖责、遭流放,但仍然弹劾不止。
我在看明代历史时,对于言官,是相当惊奇的。品级低,意味着俸禄也低,更别提拜朱元璋所赐,明朝官员的俸禄本来就超低。
但是许多言官秉承着直言敢谏、以死而诤,所谓“臣言已行,臣死何憾”的信念。想想十年寒窗,好不容易考个功名,上一个折子就直接被贬回乡,连我都替他们扼腕叹息。而他们丢官是小菜一碟,挨板子引以为荣,砍头只当风吹帽。
这种风骨,我深为敬佩。
☆、第二十五章
他话说到这个份上,杨程万也不好再拒绝,只得点头:“如此,多谢大人。”
此事竟然是锦衣卫最高指挥使陆炳的意思,杨岳暗暗吃惊。
沈密见他们已经商量好,又对杨程万道:“三日之后是惊蛰,雷天大状,这日接骨有阳气托着,你就这日再来吧。”
接骨还得看日子?杨岳有点闹不明白,心道是不是老黄历上的说法,正想开口问,门帘被猛得掀开,一个小医童快步进来。
“大夫,有急诊,刀伤,还有中毒症状。”
沈密一听就往外头赶。
出于捕快的本能,杨岳也想去看看,询问地望向爹爹,杨程万点了点头。而陆绎早已先他一步,掀帘出去。
医馆外堂,两名伤者,其中一重伤者已经昏迷,他伤在腹部,裹在其上的布条已经被血浸透,血色发黑,显然是中毒所致。
沈密解下布条,观其色,嗅其味,眉头紧皱,吩咐医童道:“把天王解毒丹拿来,再拿外敷的紫草蜜膏。”
医童领命而去。
另一轻伤者,伤在腿部,且未中毒。陆绎询问他道:“是何人伤了你们?”
“是东洋人。”伤者目中恐惧未消。
东洋人!竟然是倭寇!
杨岳大吃一惊,听闻近年来东南沿海倭寇猖獗,可未料到倭寇竟然会出现在此地。
“他们有多少人?”陆绎沉声问道。
“他、他们人很多,大概是十几人……还是三十几人……我也记不清楚……总之他们人很多,很凶残……”
“在何处遇到他们?可报官了?”
“在城郊小茂山脚下的天王庙里,我们是给庙里和尚送菜的,进去之后才发觉不对劲。”伤者似惊魂未定,“庙里的和尚不知道还在不在……”
“可曾报官?”陆绎复问了一遍。
伤者点点头:“……是严捕头让人送我们到沈大夫这里。”
数十名持械东洋人,恐怕不是几名捕快能制服得了的。杨岳暗暗心道,倭寇胆子也够大的,居然窜到这里,篓子捅大了,江浙巡抚可就难交代。
陆绎未再问什么,行到医馆外,向等候在外头的高庆询问着什么。杨岳则回到杨程万身旁,低声告诉他外头的情形。
“原以为只是沿海不太平,没想到连这里都有倭寇。”杨程万叹道,让杨岳扶着自己起身,“既然大夫让三日后再来,我们就先回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