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第1/4 页)
走茶凉,当真是有几分凄凉。
与此同时,就在焱国的都城大偃,王宫内外,到处都充斥着浓浓的惊慌和绝望。
大偃城已经被一支不知名的军队围困,东城门在三日前就已经被破开,敌军攻入城后直奔粮仓,将城中本就贮备不多的粮食洗劫一空,而后便再也没了动静。
这三天来,城中家家户户都在艰难度日,就连那些王公贵族也不例外,有许多家为了节省粮食已经开始卖掉府里的奴仆,然而这个时候根本没有人家愿意买仆,于是这些达官贵人家的奴仆们最后都被驱逐出府,无依无靠的他们就只能去偷去抢。
大偃城彻底陷入混乱,而围在城外的军队仍是按兵不动,摆明了是在威胁焱国,焱帝力排众议,亲自挂帅出征,此番行径感动了城中无数百姓,他们纷纷揭竿而起,握上武器就要与城外的敌军一决死战。
城中有三十万百姓,两万守军,而围堵在城外的李不凡,此行也不过才带了两万兵马。
即使他们个个都骁勇善战,可是双拳难敌四手,三十万百姓的力量李不凡绝对不敢小觑,再说这满城百姓若是当真乱起来,李不凡也未必能做得出屠民的事。
于是赶在焱帝出兵之前,李不凡率先入了东城门,提一支巨大的毛笔,拎一桶乌黑的墨汁,飞身而起在东城墙上洋洋洒洒地写下了十二个大字。
焱军退离汴京,我便退回南境。
此字一出,大偃城里燃起来的士气瞬间便歇了一半,不只是城中的百姓,就连权贵们好多也开始劝焱帝收回围在汴京的军队。
可是焱军南下筹划了这么多年才成功,焱帝怎会甘心就此作罢,于是他派出使臣出城来,开始跟李不凡忽悠,说汴京那边已经开始退兵了,商量他们这边要如何退兵。
可惜他们不知道,单就情报这一项,李不凡接收地要比他们还快。
此时的汴京仍在恶战中,焱帝根本没有丝毫退兵的打算,他也不过是想拖延时间等待援兵。
最多再有两日,那些驻守在南焱边境的焱军就能全部撤离回来,到时候李不凡腹背受敌被两面夹击,他可就真的出不了焱国了。
合战的希望显然已经破灭,李不凡决定速战速决夜袭大偃,直接杀进王宫,绞了焱帝的人头,就什么事都不用商量了,至于汴京之困,他已经联络上西平陈家,有了陈家的火药相助,多少焱兵也别想破开汴京城门。
这一夜火光照亮了大偃的王宫,直到李不凡浑身染血提剑迈进焱帝书房的那一刻,他才算是第一次真正见到拓跋元羽。
彼时的拓跋元羽正一袭黑色绣着金龙的劲装端坐在龙椅上,上身微微鼓起,明显有内罩的软甲穿在里面,他右手握着一柄宽剑,左手正拿块金色帕子在仔细地擦拭着。
李不凡已经懒得多言,运足内力一剑便劈了过去,焱帝身前瞬间列出四名侍卫将他牢牢护在后面,其中一名护卫上前想要接下李不凡的那一剑,却在接触到剑芒的那一刻手中宝剑霎时断裂,而他自己也被远远地震飞,一口鲜血吐出便倒地再也不起。
直到此时,拓跋元羽的神情才终于有了变动,握在手里的剑也有些不稳,他也曾听闻李不凡身手了得,却没想到,能高深至此。
更加没有想到,区区两万人的兵马,一夜之间就能攻进他的王宫,直逼他的书房,指剑在他面前。
这真的是南朝的军队吗?怎么可能?
眼看身前的侍卫一个个倒下,竟是连一炷香的时间都不到,拓跋元羽惊慌的朝外唤道:“来人!救驾!”
宫外已经杀成血海,哪里还会有什么人来救驾。
拓跋元羽不得不自己提着剑上,然而他还没在李不凡的手下走完十招,就已经人头落地。
你看,原来杀掉一个皇帝,也不是件很难的事,甚至是件很轻松的事,从今以后,焱国就要彻底动乱了啊。
李不凡长剑挑着他的人头,迎着晨曦,踩着尸山血海,一步步迈下王宫大殿的台阶。
台阶下方,齐刷刷地跪了一片皇族中人,正被持枪持剑的士兵围在中间。
李不凡微扬着唇,沾满血迹的身形立在台前,犹如罗刹临世,薄唇轻启道:“王宫之内,不留活口。”
又是手起刀落,滚落一地人头。
一夜屠杀过后,富丽堂皇的王宫成了一座无数亡魂的坟墓。
大偃两万守军,死的死逃的逃,李不凡下令打开城门,放任城中百姓四方逃散,一日后焱军援兵赶到的时候,整座大偃已经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