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部分(第3/4 页)
当然,对于已经见识过“二圣同尊”、“女皇临世”之类不同凡响的政治事件的当代大唐子民来说,摄政王什么的,还真不算啥稀奇玩意儿。
但是,这玩意儿的政治意义却是相当不同啊!
细数前朝一众权臣/反王,即便是以帝王为傀儡,自己大权独揽,也没哪个敢妄称‘摄政’,更不敢自封‘摄政王’的。
李小九这一出,岂不是给后世的反王们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何况,他所设的摄政王还是储君的亲兄弟,这危险系数实在太大了……
“阿武你是担心后世子孙为帝时,会镇不住摄政王么?”李治笑道:“这一点,我已有对策,你完全不必担心!”
怎么可能不担心啊啊啊!
吴诩瞪着李治,“你可要想清楚,摄政王可比辅政大臣难对付多了,权柄这么重,难免不生异心!”二郎这个是特例,可完全不适用于后世。
不想,李治却道:“至少,摄政王总还是李氏子弟……若是君主无能,取而代之也无不可!”
我擦!
吴诩顿时被这话震精了!
尼玛!这是要鼓励后代同室操戈的节奏啊?!
李治看吴诩一脸呆滞,不禁将她楼过来,大笑道:“阿武啊……你总是这样……真叫我不知该如何是好呢……”
“其实,我已命政事堂草拟了‘摄政律’,待修改完善后,便可加入大唐律中,依法执行,你所担心的事大概很难发生才是……”
“你要把它入律?”这说法实在新鲜,吴诩只觉自己的脑子已经转不过弯来了。
“没错。”李治淡淡地道:“所谓的千秋万代,不过是虚妄。秦二世而亡,两汉,两晋,乃至前朝,又有几家皇室是善终的?”
第396章
第二十五章归去07
“这话倒是不差……”吴诩闻言不由笑道:“难得你竟看得比我明白!”
到底是在终南山行宫待了一段时日的人啊!
吴诩忍不住揪了一下李治下颚的胡须——已经由两三寸长了,看起来还颇有些道骨仙风——叹道:“你的想法是不错,却还需防着这好经被坏和尚给念歪了……”
李治挑眉笑道:“这就要看媚娘你的手段了……”
吴诩也不谦虚,道:“此事必定可行。”
如今天下太平,大唐帝国国富民强,君权高度集中。
加上此次一举铲除了宗室之中最大的反对势力,可以说,如今大唐上下,再没人敢在吴诩面前(哪怕是暗地里)呛声了!
趁此机会,她若挟君威下发一些政令律法,定是能够畅通无阻的!
而她家二郎大概也是看准了这个机会,乘机辞去了东宫之位,推了四郎上来。
一来彻底消弭了母子二人因各自地位势力变化而产生矛盾的可能,二来也趁了其常伴兄长的心愿。
至于四郎……
还真是个全新的开始啊!
吴诩心里暗暗一叹:四郎是根好苗子,可惜年纪略小,有个兄长在旁带着,传授经验教训……倒也不错!
摄政王就摄政王吧!
吴诩既然已经下定决心,李治也就放了心,当即命李三郎等人开始着手撰写《摄政率》。
虽说又是一个新事物,但摄政王神马的,顾名思义啊!
李三郎等人何等聪颖,不用两天功夫,就把《摄政率》给列出了一个提纲来了。
至于细节部分,由政事堂慢慢吵着先,上皇他老人家可是要回终南山行宫修养去了——当然,他还要把吴诩也一起拉走。
美其名曰:今上也该放个假歇歇了,一般琐事你们就看着办吧,有啥大事就找新出炉的摄政王好啦!
为了避免政事堂那帮老头子跑来堵人,李小九陛下很光棍地留下一道诏书,然后十分机智地连夜起驾,拉着吴诩跑路了……
等众人反应过来的时候,帝国两大巨头早就跑得无影无踪了——既没回终南山行宫,也没回长安。
留在神都的一干大小相公只能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觑。
好在吴诩还有点良心,留了一份手书给李三郎,表示自己只是跟着上皇出去微服私巡一段时间,不日即回。
此外,吴诩还表示,新任东宫的官属不作大的变更,只增加一些少年作为侍读,具体选拔工作交给长孙诠全权负责。
至于修撰《摄政率》的工作,吴诩希望政事堂要严肃对待,她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